-
数学知识不只是习得的,还应是探究而来的
-
作者:严玉秋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画圆 圆规 学生 习得 探究 基本技能 数学知识 再创造 基本知识 学习
-
描述:。会画圆的请举手!(学生热情地高举起手来,跃跃欲试)画圆一般得用圆规,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请大家用圆规画一个
-
国学精神浸润下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探究
-
作者:郑晓峰 来源:语文教学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学” 教学探究 精神 文言文 《周礼正义》 课堂 浸润 学术文化
-
描述:“国学”是一国固有之学问,在这里指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源于《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孙诒让《周礼正义》解释为“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看来周代“同学”为贵族子弟学在官府之地。现在使用的这一概念,显然是一种借用。国学精神就是传统积淀下的民族智慧。
-
人活九十应是常态
-
作者:李涤非 张园园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中老年健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常态 代表团 胡大一 负责人
-
描述:6个心梗,5个可预防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所长胡大一教授讲了这样一件事:30几年前,他接待了一个来访的美国医学代表团,住在燕京饭店。代表团的一位负责人早上拉开窗帘,看到长安街上的白行车流非常壮观
-
读书应是一种生活常态
-
作者:罗崇敏 来源:华夏教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 种生命 生活 常态 节律 范畴 诗书 自然 装修 传统
-
描述:读书,对于真正爱书的人而言,是一种生活常态,是一种生命的自然节律。一旦把读书堕入到作秀的范畴,则不足观也。古有"腹有诗书气自华","地瘦栽柳柏,家贫子读书"之说。作为一个有着悠久读书传统的国家,中
-
课堂应是草原
-
作者:柳袁照 来源:中小学管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师范生 草原 课堂 中学校长 高考分数 综合表现 公平公正 面试
-
描述:几个月前,我应邀在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师范生提前招生面试中担任考官。每个面试小组五位考官,其中四位是本校教授,一位是中学校长。学生只要笔试达线,进入面试圈,那么原来的高考分数高低,便对录取作用不大了,完全看考生在短短20分钟内的即席发挥与综合表现。当场决定,公平公正。
-
宋词中“梦”的探究
-
作者:束小红 来源:课外阅读(中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诗宋词 “梦” 心理刻画 苏幕遮 范仲淹 词作 晏殊
-
描述:在高中选修的《唐诗宋词选读》中,涉及了诸多宋代的词作,细细阅读,发现“梦”这个意象在词作中反复出现。如晏殊《破阵子春景》中“疑怪昨宵春梦好”,言今朝斗草得胜,乃春宵好梦之验,将少女心理刻画细致入微;范仲淹《苏幕遮怀旧》“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短暂的“好梦”
-
前置性学习应是语文教学有效课堂的保障
-
作者:秦悦 来源:长三角(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 前置 作业布置 中学语文教学 课堂 主动参与 教学环节 会学习 孔乙己
-
描述:三,灵活变通。为了转变这种现状,我们便提出要让学生"自己动起来"。这一理念说白了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课
-
《牡丹亭》中“陌生化”效果之探究
-
作者:白卓让 来源:作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陌生化 俄国形式主义
-
描述:《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传奇巨作,塑造了杜丽娘这一热爱青春、追求自由的经典女性形象,其中人性解放和女性觉醒思想在其创作时代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剧作在创作语言、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三个方面都体现出"陌生化"的现象,折射出作者高超的艺术创作技巧。
-
开发学生潜能 构建高效课堂:小学数学教学应是开放的活动过程
-
作者:刘从礼 来源:新课程导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培养学生 动手操作 多元智力理论 充分发展 课堂 数学知识 教育环境 认知环境
-
描述:能的开发,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一、营造认知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
《牡丹亭》台本《道场》和《魂游》的探究
-
作者:吴新雷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台本 台本 艺人俗增 艺人俗增 二度创作 二度创作 舞台形态 舞台形态
-
描述:吟香堂》和《纳书楹》曲谱的格律,把原作[醉归迟]分为[五韵美]和[黑麻令]二曲,对科白也作了适当的调度。本文探讨了台本《道场》和《魂游》的舞台形态及其特征,并论及《魂游》的曲本演变和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