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04)
期刊文章(198)
学位论文(10)
会议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57)
地方文献 (35)
地方风物 (22)
才乡教育 (2)
按年份分组
2013(34)
2012(35)
2011(58)
2007(18)
2006(13)
2004(8)
1999(5)
1988(8)
1987(3)
按来源分组
半岛都市报(3)
社科纵横(2)
中国教育报(1)
长寿(1)
天涯(1)
思维与智慧(1)
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绿色中国(1)
文教资料(1)
农村经济与技术(1)
儒学的
作者:冯小林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荆公新学  教育哲学  儒学 
描述:清代经学史家皮锡瑞《经学历史》把北宋庆历之际的儒学发展称为传统儒学的“古”期,也就是汉唐经学经过宋人的“古”而发展为新的宋学义理的时期。本文认为,从汉唐经学的衰落到宋学义理的建立,中间有一个
陆王“心”论
作者:魏义霞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  陆九渊  王守仁  陆王  心与理  认识论  主观唯心主义  心即理  宇宙本原  陆学 
描述:尽之分,并无本质之别。事实果真如此吗?本文认为,陆、王的学说固然有着不可否认的继承关系,“心”在两人的哲学中固然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这并不能证明陆、王的心学是相同的。与此相反,陆、王的心学处处显示了不容忽视的差异和对立。 一、哲学的理论框架和逻辑结构不同 正如对思维与存在的不同理解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类似,对心与理的不同理解则是划分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准则。在这个基本问题上,充分体现了陆、王哲学的差异:陆九渊的哲学是循着理──心──理的逻辑结构展开的,而王守仁哲学的逻辑框架则是心(良知)──物──心(良知)。这就是说,陆学虽然有向主观唯心论倾斜的意向,但其基本理论走向则是客观唯心论;王学纯然是由主观到主观的玄学思辩,它在主观唯心主义的迷宫中要比陆学跌得更深、更远。 .在本体论上,陆九渊提出了“心...
Hawking效应是坐标尺度换下的补偿效应
作者:赵峥 刘辽  来源:物理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Hawking效应  坐标换算  补偿 
描述:从新的角度尝试发展了Weyl的规范不变理论。黑洞物理学中的Hawking效应普遍可以看作坐标尺度换下的补偿效应。相应的量子温度是补偿场的纯规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