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物论》与指号学
-
作者:刘宗棠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指号学 公孙龙子 白马非马 名实论 自返性 中国逻辑史 客观存在 温公颐 白马论 周礼全
-
描述: 一、关于《指物论》的诸家见解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公孙龙子》特别难读难解。宋濂《诸子辩》这样地讲到《公孙龙子》:“予尝取而读之,白马非马之喻,坚白同异之言,终不可解。复屡阅之,见其如捕龙蛇,奋迅
-
新编地方志应是一部科学的文献
-
作者:学 志 来源:桂海春秋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新编地方志应是一部科学的文献
-
“同样的道理”指什么?
-
作者:李富林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语言 诗歌创作 福楼拜 道理 作家 段首句 形象 王安石 渲染 参考资料
-
描述:”。这一点,只要对原文作一番思路的分析,就可以看出。原文如下:我们的古人在诗歌创作上强调“炼字”,主张“意胜”,要做到
-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与“而指非指”
-
作者:吴毓江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马非马” 公孙龙哲学 非指 “白” 公孙龙子 基本论点 逻辑规律 白马论 “而”字 陈景元
-
描述: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与“而指非指”吴毓江“白马非马”是公孙龙哲学的一个基本论点。他的理由是:“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公孙龙子·白马论》)这段话
-
汤显祖为何号“若士”
-
作者:杨友祥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明朝大戏剧家汤显祖,字又仍,号若士。汤显祖的这个别号,有一个含义深刻的故事。 万历五年(1577)对于汤显祖来说,是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一年。 这一年,汤显祖与结发妻子、东乡人吴氏生的长女元祥(4岁
-
“重庆”号巡洋舰的最后秘密
-
作者:竹繁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巡洋舰 重庆 防波堤 王益 葫芦岛港 空军 国民党 战舰 辽东半岛 运输机
-
描述:“重庆”号巡洋舰的最后秘密
-
苏轼缘何号“东坡”
-
作者:李廉 来源:工程建设与档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东坡 新版《辞海》 北宋文学 《新安晚报》 《辞源》 王安石新法 《容斋随笔》 居士 修订版
-
描述:北宋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轼为何以“东坡”为号?修订版《辞源》解释说:“东坡,地名。在湖北黄冈县东。宋元丰间,苏轼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筑室于此,自号东坡居士。”新版《辞海》亦持此说
-
古人的字与号
-
作者:暂无 来源: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欧阳修 王安石 居士 苏轼 杜甫 古代 李白 作用 晚年
-
描述:我们经常诵读诗词,可是关于诗词中作者的字与号你又了解多少呢?今天中国人大多只有一姓一名。但在古代,人们的姓名远没有这么简单。通常情况下,除了姓和名以外,还有字、号等。“名字”一词,就包括“姓”、“名
-
古人的名、字、号
-
作者:刘智玉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陶渊明 白居易 谥号 排行 男子 别号 孔子 颜回 意义联系
-
描述:古人的名、字、号
-
八拜之交指哪八拜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博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拜之交 《紫钗记·吹台避暑》 金兰典故 历史
-
描述:经常都会看到小说中提到八拜之交这四个字,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呢?八拜之交语出《紫钗记·吹台避暑》:俺二人以八拜之交,同三军之事。俗称结拜兄弟为八拜之交;按古无八拜的礼,以互相四拜算为八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