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丝杨柳拨心弦
-
作者:赖曼婷 来源:特区教育(中学生)(原特区中学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柳 弦 王安石 诗情
-
描述:仰望着.看月光清辉如许。又想起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心底泛起一点无奈.一丝惆怅.一些感伤。呵!月亮啊,可将我满腔思念.满目殷切的期盼捎回一一回到诗情的湖心亭,回到柳浪闻莺的西湖,回到我生命最温暖的地方——我的故乡。
-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辨析
-
作者:若文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桃花扇 杨柳 桃花风 低楼 晏几道 北宋词 虚写 沈祖 七宝 一束关系
-
描述:“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这一千古名联出自北宋词人晏几道的绝妙好词《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
-
人鬼情未了:浅析《牡丹亭》中的爱情模式及其文化成因
-
作者:杨柳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模式 模式 大团圆 大团圆 拱形 拱形 体验 体验 同形同构 同形同构
-
描述: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的一部杰作,历来评价颇高。本文旨从爱情这个维度切入,探寻其叙事模式及其文化成因:浅层的才子佳人大团圆模式与鬼魂复生的拱形结构,显露出作家思想的复杂性。从而最终得出作家生命体验与作品同形同构的结论。
-
汤显祖之“情”的哲学
-
作者:杨柳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情善论 情善论 情与理 情与理 情与法 情与法 情的实现 情的实现
-
描述:世纪八十年代中
期,而且多涉及汤显祖的文学观,对其哲学思想虽有论述,但并不多见。九十年
代,人们开始从心理、文化等角度研究汤显祖,如张成全《夹缝中的因惑》(《殷
都学刊》1991年第四期)孙爱玲《从汤显祖的尺牍看其文学家个性精神》(《宁
夏社会科学》1994年第一期)。这些论文对作家的精神世界进行了较为透彻的分
析,但对其哲学观所涉不多。韩经太先生《气机:在情与梦游的畸人灵性背后;汤
显祖的文学思想与理学文化的嬗变势态》(《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三期)从文
学角度探讨了汤显祖“情”的哲学与宋明理学的关系,对“情”的哲学本身亦言
之未远。
汤显祖“情”的哲学究竟为何?我试图从其文学思想入手,探究“情”的本
质。
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从汤显祖对于文学的性质和社会功能的论述中探讨
“情”的本真。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人性本善,人的七情六欲是万恶之源,情破坏了
善性。汤显祖从其文学实践的经历出发,摘去了“情”恶的帽子,还自然
之情以至善的本真。第一章共分三节,第一节自汤显祖对文学的性质及社会功能
的认识入手推演出情的自然性,继而在老庄哲学自然本善的基础上得出情本善的
结论。第二节探讨了道家思想、秉有排宗思想的达观禅师及“心学”的代表人物
罗汝芳对汤显祖思想意识的巨大影响,这也是汤显祖“情善论”得以形成的思想
文化基础.第三节,论述了“情善论”在思想界,文艺界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二
章从汤显祖对作家应达到的心灵境界的认识中探讨至善之情对于不合自然人情
的封建之“理”及框范人情感传达的作文法度的超越。既然“情”至善至美,当
然合于“理\亦合于“法\觉得自然之情不合于“理”与“法”是组受拘腐
之见框范的结果,那么人们应当革“理”或革“法”以抓而不应当做得相反。本
章又分为辅,第一节指出,作部思想上应突础腐定见的限制,换一幅眼光
融界,使融于自然万物,那么千姿百态的自然事物就能把软朗的自惭
感顺畅地传达出来。第二节指出作家在表达上应突破写作规范的限制,找到为文
之道,那么便能游刃有余地以各种文体传达情感。第三章通过汤显祖闩 川四
梦”的分析探讨了本真之情的现实实现。汤显阳过“梦”浙契用被“理”压
抑的自然之情得以实现《紫钦记》是由小玉婚姻圆满之梦的实现k牡丹亭》跳
丽娜自然情性追求的实现人又甜名利羁绊的自然之情得以拥(《南郴》
中的淳于梦八邯郸梦》中的卢生都是在梦中了解了名利的虚空本质后幡然悔悟人
总之,我认为汤翩所讲的“情”是指人与生俱来的自然之情,洲自然之
情至善至美,人们只跑脱了拘腐之理、名利等的局限才能达到用之境。从
都拥有了一份自然真情,“有情天下”的理想便能实现了。
-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青春版《牡丹亭》——青春版《牡丹亭》
-
作者:胡爽 朱虹 杨柳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幻 梦幻 虚拟 虚拟 写意空间 写意空间
-
描述:空灵虚幻的审美原则是舞台美术创作的理念,是重要的舞台法则,舞台灵魂,借助当今信息传媒时代和高科技朝人性化发展趋势,回归传统文化找到属于中国的艺术精髓.通过梦文化和传统美学创作的关系体现中国艺术独特的"神韵美".
-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青春版《牡丹亭》
-
作者:胡爽 朱虹 杨柳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幻 虚拟 写意空间
-
描述:空灵虚幻的审美原则是舞台美术创作的理念,是重要的舞台法则,舞台灵魂,借助当今信息传媒时代和高科技朝人性化发展趋势,回归传统文化找到属于中国的艺术精髓。通过梦文化和传统美学创作的关系体现中国艺术独特的"神韵美"。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牵张性脊髓损伤后ChAT表达的影响
-
作者:刘雷 唐康来 杨柳 李起鸿 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牵张 脊髓损伤 胆碱乙酰转移酶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描述:GF 20μg),对照组在相同时间注入等量生理盐水,然后于术后4、7、14 d处死取材。分别于术前及术后4、7、14 d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牵张性脊髓损伤后ChAT阳性细胞数持续下降,经bFGF处理的大鼠ChAT阳性细胞数增多,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牵张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中Caspase-3表达及其作用的
-
作者:刘雷 裴福兴 唐康来 杨柳 李起鸿 来源: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牵张性 脊髓损伤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 凋亡
-
描述: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脱氧尿嘧啶核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等方法观察大鼠脊髓神经细胞中Caspase-3表达变化及神经细胞凋亡情况,测定Caspase-3活性.结果: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率、TUNEL阳性细胞数、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阳性表达及Caspase-3活性测定均较空白对照组及椎板切除组显著升高(P<0.05或0.01),前三项指标改变趋势大致相同,均为术后7d达高峰,而Caspase-3活性则术后4d达高峰.结论:大鼠牵张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中Caspase-3表达增高、Caspase-3活性增强,是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的早期生物学指标,对认识脊髓损伤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
-
名家之误
-
作者:李敬尧 来源:作文教学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家 王安石 诗坛 杨柳 东湖 袁枚 唐
-
描述:清代袁枚,被誉为诗坛宗匠,然而亦存偏激之误。唐·刘威《游东湖黄处士园林》诗:遥知杨柳是门处,似隔芙蓉无路通。写望门遇阻,阻在芙蓉,而芙蓉生于东湖之上,实是湖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牵张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
作者:刘雷 裴福兴 唐康来 杨柳 许建中 李起鸿 来源: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牵张性 脊髓损伤 凋亡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
-
描述:入bFGF溶液20μl(含bFGF20μg),对照组在相同时间注入等量生理盐水,然后于术后1d、4d、7d、14d及21d处死取材(n=4).采用流式细胞仪及TUNEL法观察脊髓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行为学评分及CSEP检查大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4、7、14、21d,bFGF治疗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的凋亡率及TUNEL法染色示细胞凋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神经行为学评分及皮层体感诱发电位也显示出大致相同的趋势.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抑制牵张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凋亡,并能促进脊髓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