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854)
报纸(287)
图书(149)
学位论文(106)
会议论文(5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188)
地方文献 (118)
文化溯源 (94)
非遗保护 (25)
宗教集要 (12)
地方风物 (7)
才乡教育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3(139)
2011(162)
2010(124)
2008(137)
2007(121)
2006(99)
1999(33)
1997(36)
1995(44)
1960(11)
按来源分组
知识窗(3)
乡镇论坛(2)
当代职校生(2)
青海师专学报(1)
作文升级(1)
青少年日记(1)
公民与法治(1)
人事天地:人才资讯(1)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1)
青春期健康(1)
承前启后《牡丹亭》——兼及明代文人传奇的爱情观
作者:王晓岗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人传奇  文人传奇  承前启后  承前启后  以理节情  以理节情  过渡  过渡 
描述:的写照,它上承正统思想,下启现代风潮,集中体现了过渡特色。
槐与槐文化
作者:刘晓丽 冯广平  来源:大自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槐树  三公  神农本草经  文化  国槐  周礼  周代  生长  金药  记载 
描述:关于槐(Sophora japon-ica)的最早记载见于周代,《周礼·秋官》有云:面三槐,三公位焉。《神农本草经》始称槐树。因生长地不同,槐树亦被称作细叶槐(江西)、白槐(广东潮州)、豆槐(湖南
周礼》玉器类名物词与周代玉文化
作者:李润桃  来源:安阳工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玉器  名物词  文化 
描述:周礼》玉器类名物词主要包括玉器名称、玉器不同部位和文饰名称以及饰玉器物名称等三大类。这些名物词与周代的典章制度关系密切,不仅反映了周代高超的琢玉工艺和等级森严的用玉制度,而且折射出周代玉文化由审美
大司乐与师保:《周礼》乐官与先秦乐文化源流考述
作者:张国安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司乐  师保  周礼  文化 
描述:周礼》以乐官之长大司乐通掌国学之政是有历史根据的,行使《周礼》大司乐职能的是师保之官。师保之官与乐礼、乐教、乐官有不解之渊源。师保制度的形成、确立与以礼乐制度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宗法制国家的起源是一致的。
四夷乐官与夷夏之辨——《周礼》乐官与先秦乐文化源流考述
作者:张国安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夷”乐官  夷夏之辨  中国  文化 
描述:周代宫廷设立四夷乐官与夷夏观念有关。夷夏本非族称,其称谓源于古老的贡纳制度。夷夏之辨只是以斗极崇拜为根据的传统中国观念或天下观念的反映,它喻示了礼乐因袭的传统及中国文化多元熔铸的基本模式。
文化的梅岭
作者:徐怀谦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文化  古驿道  苏东坡  文天祥  戚继光  汤显祖 
描述:谁也没有想到,在这条古驿道上,除了活跃着大批商贾的身影之外,还走来了一个个被贬岭南的官员……我是嗅着历史深处透出的一缕梅花香,循着苏东坡、文天祥、戚继光、汤显祖等人的足迹,谛听着驿道上马蹄声来到这里的。
周礼考论:周礼与中国文学
作者:丁进  来源: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周礼  研究 
描述:周礼考论:周礼与中国文学
闽人文 再现八闽才俊 传承深远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教育:中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文  文化  传承  天文学  医药学  苏颂  王安石  进士 
描述:学和天文学的成就更为突出。
周礼》中的六书
作者:熊昌华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六书  造字法 
描述:<周札>中第一次出现了六书这个词,却没有说明六书的内容,后世对六书内容只能是根据先秦文献进行推测.汉代学者许慎把六书解释为关于汉字构造的六种基本原则,但<周礼>中的六书并不是许慎所说的六书.<周礼
孔子对周礼的继承和革新
作者:温寒露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周礼  继承  革新 
描述:相承互用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核心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