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16)
报纸(36)
学位论文(20)
会议论文(2)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30)
地方文献 (41)
才乡教育 (3)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33)
2012(17)
2010(8)
2009(13)
2007(16)
2002(8)
1998(10)
1997(6)
1991(7)
1960(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2)
艺术百家(3)
中国体育(2)
文学遗产(2)
剧作家(1)
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版)(1)
新课程.教师(1)
书城杂志(1)
南风窗(1)
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一个“情”字催生的青春意识——对汤显祖《牡丹亭》的思索
作者:王瑾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牡丹亭  人情人欲  意识  寻梦  明代戏曲  作品  人性  代表作 
描述: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亦是明代戏曲史上最出色的作品。其故事取自《杜丽娘慕色还魂》,《牡丹亭》的故事由一个情字唤起青春意识的觉醒
改编在戏剧传播中的价值——从汤显祖对《牡丹亭》改本的批评谈起
作者:王省民 邹晓春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改编剧本  戏剧传播  汤显祖  批评  价值  戏曲观念  审美意识 
描述:反映出戏曲改编者的审美意识和情感倾向。改编是《牡丹亭》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关剧本改编的各种争议,贯穿于《牡丹亭》的整个传播历史,一直延续至今。
汤显祖“二梦”接受研究
作者:李敏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二梦”  接受  批评 
描述:》的版本众多,自明末到清末民初,可以见到的本子多达十余种。关于批评的形式,文人对“二梦”的批评多体现在题诗、序...
“行己有耻”
作者:朱珊  来源:学海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羞耻感  行己有耻  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  知耻  道德教育  耻感文化  陆九渊  真正意义  传统道德 
描述:中国文化以伦理见长,古代"三不朽"中,首重"立德"。千百年来,层累厚积,形成了广博深厚的美德传统,成为我们今天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这里选取诚信、修身、重耻、慈善四个论题,作一初步探讨,希望引起学界和社会的进一步关注。
浅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作者:张伟东  来源:学校管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  引导学生  发现问题  高度重视  系统阐述  创新思维  苏格拉底  爱因斯坦  陆九渊 
描述: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早为中外学者所共识。孔子提倡"每事问",他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学者陆九渊曰:"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苏格拉底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
袁于令与柳浪馆评点"临川四梦"
作者:郑志良  来源:文献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评点本  袁于令  袁宏道  批评  汤显祖  文字 
描述:在汤显祖"临川四梦"的众多版本中,柳浪馆刊本常为人们提及,它们分别题为《柳浪馆批评玉茗堂紫钗记》、《柳浪馆批评玉茗还魂记》、《柳浪馆批评玉茗堂南柯记》、《柳浪馆批评玉茗堂邯郸记》。由于它们是评点本,这些
王安石诗歌在宋代的批评与接受
作者:刘文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古代诗歌  文学批评  文学接受  宋代诗话  李壁注  诗歌创作 
描述: 第一章研究王安石诗歌在宋代的刊刻情况,并对两个刊刻高潮的历史背景进...
论晚明文论话语下的《牡丹亭》批评
作者:孙书磊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文学批评  文论话语  晚明时期  公安派  批评态度  唐宋派  戏曲批评  王骥德 
描述:》传播也产生一定影响。晚明主要的文论
论《红楼梦》对《牡丹亭》女性意识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李珊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红楼梦》  《牡丹亭》  《牡丹亭》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描述:的力量与封建势力作了一定的反抗;在性与爱方面,《牡丹亭》表现了杜丽娘强烈的性爱追求,肯定了情欲的合理性,而《红楼梦》中的性与爱观念更为进步,表现为性爱双方相互尊重,彼此肯定对方的人格价值和尊严,向往共同的人生理想、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的性爱关系,同时也表达了“重情抑欲”的可贵的性爱观。
“至情”女性杜丽娘的现代意识
作者:何京敏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形象  思想意识  杜丽娘  至情  《牡丹亭》  古典戏剧  个性解放  精神自由 
描述: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之作《牡丹亭》,成为我国古典戏剧园地中最绚烂的一枝奇葩。汤显祖以“至情”论铸造的女性形象杜丽娘,以其贯通生死虚实之间、如影随形的“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