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扬州书院考述
-
作者:徐祥玲 杨本红 来源: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鹿洞书院 考述 安定 西溪 扬州 文化教育事业 宋代 宋理宗 晏殊 泰州
-
描述:业的进一步发展。
-
“扬州八怪”的美学倾向
-
作者:许金如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扬州八怪 美学倾向 郑板桥 资本主义萌芽 艺术创作 汤显祖 新兴市民阶层 中国文学史 唯物主义 李方膺
-
描述:现代画家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等,其审美意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拟对八怪的美学倾向作一粗略考察。“扬州八怪”十五家,如果从年龄最长者华喦生于公元1682年到年龄最小者罗聘逝于公元1799年止,其间有一百
-
回忆中国科学院编译局
-
作者:黄宗甄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学通报 中国科学院 黄宗甄 委员 陶孟和 政务院 副主任 科学名词 龙门 刘大年
-
描述:处长,1950年3月关肇直调任院图书管理处处长后,由黄宗甄继任处长.
-
王安石炼字的“拗劲”
-
作者:徐乘 来源:新闻爱好者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瓜州 宋神宗 王安石 江南 熙宁 扬州 泊船 公元 锐意改革 汴京
-
描述:之隔的京口,但见皓月当空,青山隐隐,江水滔滔,不禁触动绵绵乡情,挥笔疾书,写下了《泊船瓜州》这首诗:“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
-
同诗协诸友游牡丹亭(诗一首)
-
作者:杭州 卢典 来源:明湖诗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同诗协诸友游牡丹亭(诗一首)
-
王安石诗技巧论
-
作者:王晋光 来源:陕西人民出版社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王安石诗技巧论
-
宋代的神童与神童诗
-
作者:马秀娟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神童诗 王禹 杨亿 晏殊 《渑水燕谈录》 黄庭坚 集卷 岁时 太初 作官
-
描述:的文化遗产。宋代人才的一个特点是智慧的早熟,出现了一批“神童”。正史、笔记、方志等典籍中有许多记载,如:真德秀四岁受书,过目成诵;王禹偁五岁能诗;黄庭坚五岁已诵五
-
王安石象征诗阐论
-
作者:王晋光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象征手法 神宗 吕惠卿 意象 象征诗 熙宁 文学理论 中华书局 司马光
-
描述:变成了一个象征,甚至是一个象征[或者神话]系统的一部分。在探讨王安石诗的寄托的时候,我们发觉安石在很多地方使用了象征手法来表达他的意念。他这种象征手法跟西方文学所指的象征手法颇有不同,可以称为中国式
-
论《诗薮》的诗论主张
-
作者:李剑波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格调论 兴象风神 复古派 《诗薮》 胡氏 诗论主张 体格声调 神韵说 胡应麟 格律
-
描述:胡应麟的《诗薮》,是明代较大的一部诗话著作。它篇幅宏伟,内容繁富,讨论诗歌艺术问题不乏真知灼见,不但在理论史上有其特色,而且保存了大量的研究资料。直到今天,它仍然常为文学史家、理论家所征引、称道
-
张雨其人其诗
-
作者:李知文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士 外史 知人论 辑补 诗歌 赵孟 善本 虞集 居先 馆阁
-
描述:势所难免。本文试就有关资料及辑补之张雨诗作,在知人论世的前提下,评论其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