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03)
报纸(45)
学位论文(15)
图书(1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25)
地方文献 (42)
宗教集要 (4)
才乡教育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43)
2011(24)
2009(24)
2007(21)
2004(13)
2003(12)
2002(13)
1996(10)
1993(11)
按来源分组
文艺评论(6)
扬州文学(4)
东南文化(4)
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3)
新闻爱好者(2)
中国书画(2)
求是学刊(2)
火柴工业(1)
邮政周报(1)
新作文(薰衣草卷 初中版)(1)
宋代扬州书院考述
作者:徐祥玲 杨本红  来源: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鹿洞书院  考述  安定  西溪  扬州  文化教育事业  宋代  宋理宗  晏殊  泰州 
描述:业的进一步发展。
文学书简
作者:周同宾  来源:新闻爱好者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小说  贾宝玉  肖像描写  王安石  红楼梦  孪生兄弟  文学  作品  书简  仪态 
描述:写人物肖像,多用套话,或编一篇赋、几句赞,夸张其辞地把脸皮、头发、耳目口鼻说一遍,效果极差。连名著《红楼梦》也不能免俗。如写贾宝玉:“面若中
扬州八怪”的美学倾向
作者:许金如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扬州八怪  美学倾向  郑板桥  资本主义萌芽  艺术创作  汤显祖  新兴市民阶层  中国文学史  唯物主义  李方膺 
描述:现代画家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等,其审美意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拟对八怪的美学倾向作一粗略考察。“扬州八怪”十五家,如果从年龄最长者华喦生于公元1682年到年龄最小者罗聘逝于公元1799年止,其间有一百
“运河文学”的理论构架
作者:致远  来源:渤海学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土文学”  刘绍棠  理论构架  北运河  地方特色  作家  作品  中国气派  革命现实主义  家乡 
描述:,已创作长篇小说11部,中篇小说集11个(收中篇小说40余部),短篇小说集7部,散论集7部,还有2部选集和5种外文版选集。计43种,500余万字。丰富浩瀚的著述和作品构建起刘绍棠的“运河文学”体系
王安石炼字的“拗劲”
作者:徐乘  来源:新闻爱好者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瓜州  宋神宗  王安石  江南  熙宁  扬州  泊船  公元  锐意改革  汴京 
描述:之隔的京口,但见皓月当空,青山隐隐,江水滔滔,不禁触动绵绵乡情,挥笔疾书,写下了《泊船瓜州》这首诗:“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
读王英志《明人绝句三十家赏评》并由此想到一些问题
作者:廖可斌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绝句  赏评  中国古代  思想感情  中国古典诗歌  珊瑚  艺术珍品  黄山  文学  体裁 
描述:然,不能有
元明清文学教学重点答问(二)
作者:孙绿怡  来源:湖北电大学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元明清文学  反封建主题思想  《聊斋志异》  语文教学  文学评论 
描述:一、怎样认识《牡丹亭》的反封建主题思想? 《牡丹亭》的反封建主题思想概括地说,即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地歌颂了女主人公为。情”而死、死而复生的感人至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要求个性解放的斗争精神;暴露了封建礼教的冷酷和虚伪。对主题思想的认识,
刘绍棠“运河文学”的语言根基
作者:致远  来源:写作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刘绍棠“运河文学”的语言根基
鉴赏 : 应是一种刻意的二度创造 : 《中外文学人物鉴赏》序
作者:谢冕  来源:文学评论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鉴赏 : 应是一种刻意的二度创造 : 《中外文学人物鉴赏》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