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花园:戏曲想像的异
作者:周宁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后花园  古典戏曲  乌托邦  爱情戏  现实世界  心理空间  文化空间  超现实  心理情感  《牡丹亭》 
描述:空间的格局与特定心理情感与社会伦理的关系;最后,它是社会文化空间、传统与制度生产的幻象空间,它在现实之中又超越现实之外,是沟通并跨越现实与梦幻、生与死的界限的“想像原野”。
打击医更应是 政府的职能
作者:暂无 来源:黑龙江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打击医更应是 政府的职能
改革应是“帕累改进”
作者:邹薇 庄子银  来源:上海经济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
区分象征和物言志
作者:杨帆  来源:考试(高考语文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物言志  象征  表现手法  表达  艺术手法  王安石  形象  作者  区分  概念 
描述:象征和物言志是古代诗歌中经常使用的两种表现手法,各类考试多有涉及。许多同学甚至老师都感到,这两种表现手法非常相似,难以区分。现对这两种表现手法浅析如下:象征和物言志都借助某一物象来表述另外的东西
物言志 含蕴有味
作者:乐燎原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物言志  古典诗词  表现手法  表达  王安石  作者  作品  诗法  主旨  客观事物 
描述:诗法指津"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寄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吴澄解、补二法治疗外损初探
作者:梁皓越  来源:中国中医急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虚劳病  外损病     
描述:本文对清代虚劳专家吴澄所著的《不居集》进行探讨,从使用原则、所治病证、组方原则、解二法对比4方面论述了吴澄解、补二法在外损证中的运用,旨在为虚劳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意梦幻,震聋发聩-谈《牡丹亭》《邯郸记》的梦幻艺术
作者:唐云坤  来源:影剧新作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意梦幻,震聋发聩-谈《牡丹亭》《邯郸记》的梦幻艺术
《古史诗鍼》应是晚清人
作者:马卫中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的看法,请教于许、王二先生和其他大方之家。
宋诗鱼话举要(三)--鱼即兴
作者:佳民  来源:渔业经济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隐喻  黄庭坚  宋诗  王安石  政治讽刺  即景抒情  渔船  鲤鱼  黄州 
描述: 宋诗有关渔(鱼)的内容,大量地是鱼即兴的诗篇。即在游览山水胜迹中,即景抒情,观感之作。但其中也不乏政治讽刺或发牢之类的隐喻。如苏轼政治上失意之后,使他更加纵情于山水之间,以领略人生的另一种乐趣
艾特玛夫与刘绍棠创作比较论
作者:李仕中  来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艾特玛  吉尔吉斯  地方色彩  传统美德  民族精神  作家  白轮船  八十年代  道德探索  神话传说 
描述: 苏联吉尔吉斯民族作家艾特玛夫,出生于一九二八年,我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出生于一九三六年.艾特玛夫比刘绍棠只年长八岁,他们基本上是同龄人.艾特玛夫十岁时,父亲蒙受不白之冤,被清洗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