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百家讲坛》的经典留言(下)
作者:牧野  来源:文艺生活(智慧幽默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新觉罗  经典  讲坛  三十年  大话西游  王安石  欧阳修  杜甫  司马迁  成吉思汗 
描述:1、玄奘:大话西游:谁最辛苦?谁最勇敢?谁——是"男一号"? 2、瘦老赤马:是我,是我,还是我! 3、李白:姓高的靠不住,杜甫是个好兄弟! 4、杜甫:今日能与李大哥齐名,小弟荣幸! 5、欧阳修
昆曲《牡丹亭》音乐研究
作者:李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主腔  变化形态  青春版 
描述: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4年,由台湾著名学者白先勇先生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全国范围内的上演,更带给这门古老的艺术以青春的喜悦和生命。本论文
昆曲的江湖
作者:安云  来源:地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江湖  白先勇  上海昆剧团  中国戏曲艺术  桃花扇  魏良辅  牡丹亭  余光中  传习所 
描述:习所,昆曲就真的再也没有传入,更没有观众,彻底退出江湖了。
我听昆曲
作者:月小小  来源:作文大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白先勇  女主角  杜丽娘  肥皂剧  柳梦梅  庸俗  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 
描述:以前是在电视上看唱戏,只觉得满眼的大红金黄,几个老头老太,咿呀半天都呀不完不个句子,没耐性,庸俗的我只好换看庸俗的肥皂剧去了.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困境
作者:王珏平  来源:当代艺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磨腔  牡丹亭  昆曲传习所 
描述:本文的核心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探讨了其起源,形成,繁盛及其衰落,并且从其自身的特征和社会时代两个方面作出了一些客观的阐释。同时着眼于今天昆曲的现状,回溯和审视新中国戏曲政策,进行彻底的反思
去看昆曲的20个理由
作者:安云 左弦  来源:地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世界遗产  牡丹亭  非物质遗产  艺术  服装  演员  贵族  大戏  爱情 
描述:1.中国古代戏剧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而600多岁高寿的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剧种,可谓古中之古,被称为“百戏之祖”。带着一颗赤诚的心满怀敬意地拜见“老祖宗”,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面对世界——昆曲与《牡丹亭》
作者:白先勇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昆曲  世界  国家大剧院  苏州  排演  排练  演员 
描述:是令人非常兴奋高兴的旅途。
昆曲名家名作分布图
作者:暂无 来源:地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作者  苏州市  临川四梦  江苏昆山  江苏宜兴  汤显祖  江苏省  浙江湖州  南柯记 
描述:昆曲名家名作分布图
看遂昌如何打造汤显祖文化品牌
作者:宋挺赵庆雄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汤显祖  文化品牌  遂昌县  民间艺术  民间文化  牡丹亭  软实力  昆曲  文化名人  文化节 
描述:“春江水暖”。近年来,遂昌 县正是依据“汤显祖世界文化名人、 《牡丹亭》世界名著、昆曲世界文化 遗产”
《在梅边》遇到了《牡丹亭》——论流行音乐和昆曲的交集与补集
作者:李甜甜  来源:华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  昆曲  昆曲  交集  交集  补集  补集 
描述:21世纪以来,中国流行音乐频频借助本土戏曲元素,昆曲也纳入其中。此种交集的发生,基于二者的关情功能、青春特色和世界性品质。面临生存困境,此借鉴方式,不仅已成为一种趋势,且对二者而言,在良性竞争中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