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7)
报纸(74)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4)
地方文献 (11)
宗教集要 (4)
红色文化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33)
2012(14)
2010(5)
2009(10)
2008(8)
2007(4)
1991(3)
1986(4)
1982(1)
1980(1)
按来源分组
安庆晚报(1)
皖江晚报(1)
白城日报(1)
社会科学杂志(1)
德州日报(1)
收藏界(1)
徐州矿工报(1)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
湖北教育出版社(1)
咬文嚼字(1)
裁成合欢 团团似明月:“三孙”团扇赏识
作者:高启新  来源:收藏界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团扇  赏识  明月  《墨子间诂》  《契文举例》  《周礼正义》  馆藏作品  永嘉学派 
描述:孙衣言、孙锵鸣是晚清重臣,孙诒让是清末朴学大师。孙氏两代人晚年回乡重振永嘉学派,影响深远,但同为儒林中人,闲暇之余,也喜弄翰墨丹青。故他们传世的作品,既有《东瓯金石志》《周礼正义》《契文举例》《墨子间诂》等
从“楼心月”“底风”到“落花”“微雨”:试论小山词之妙用
作者:冯婵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气状况  小山词  描写  “落花”  妙用  晏几道  情景交融  情感抒发 
描述:描写来创造出奇特绝妙的艺术效果。笔者试图从天气描写的角度分析小山词,对其词中家喻户晓的名篇警句做些许新视角解读的尝试,以窥探晏几道精湛绝伦词艺之一二。一、虚写天气而得其神概括说来,《小山词》中关于天气状况的描写有重虚写和多泛写的两个特点。所谓虚写是取天气状况之神韵,借用天气词汇叙写其他事物和情景,以达到一种巧妙的表达效果。比喻是虚写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把天气作为喻体与其指向的本体直接对应的修辞手法。简而言之,虚写就是借天气写它物。小晏关于天气词汇的比喻通常是注重取其形似,而虚写的关键则是在于把握其神。即摹写的重点并非是字面上的天气细节,而是取天气状况之情韵,结合丰盈的情感将其虚化。如果说如周邦彦、秦观善作工笔画,那小晏则长于取其神韵的写意渲染。如晏几道的名篇《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
旷代文豪齐鲁缘:苏轼在密
作者:曲向红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齐鲁  北宋中后期  文艺评论家  新旧党争  散文家 
描述: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中后期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书画家以及文艺评论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一生在新旧党争的漩涡中浮沉。神宗年间
耀王益文物普查工作通过省级验收
作者:王凡  来源:铜川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耀王益文物普查工作通过省级验收
刘氏:冰清玉刚的家族
作者:許懷林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冰清  范祖禹  宋代  家族  北宋  士大夫  江西  王安石  资治 
描述:,不仅是他个人的思想写真,更具有普遍的参照价值。这份罕见的解剖自我的素材,在今人的品德教育中依然应该受到重视。
论南宗禅前期洪(临济)宗与石头(曹洞)宗的思想发展
作者:韩艳秋  来源:法音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宗禅  思想发展  石头  临济  前期  佛教研究  现实人生  现实生存 
描述:禅宗史上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并得到广泛传播的是慧能所创立的南宗禅。南宗禅思想使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逐渐地贴近和融入了现实人生。它所触及到
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胜利闭幕——刘道平足麦李昌平出席 阿基
作者:袁飞  来源:甘孜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胜利闭幕——刘道平足麦李昌平出席 阿基
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政协十一届二
作者:暂无 来源:甘孜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会议通过了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决议 本报讯(记者袁飞)肩负神圣使命,履行崇高职责。在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后,昨(12)日上午,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在康定胜利闭幕。 刘道平、阿基彭措、何涛、呷洛、周冬秀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政协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政协十一
作者:暂无 来源:甘孜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阿基彭措作十一届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郭昌平作十一届政协提案工作情况报告 本报讯(记者 宋志勇张磊)昨(8)日下午2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甘孜藏族自治州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政协礼堂隆重开幕
孟姜女故里 耀瓷家乡-——铜川市王益区科学发展巡礼
作者:暂无 来源:陕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铜川市王益区地处八百里秦川北缘,东北与印台区接壤,西南与富平县、耀州区毗邻,1980年正式建区,原名铜川市城区,2000年更名为王益区,是铜川市经济、商贸、文化中心。现辖3个乡镇和4个街道办事处,39个村民委员会,20个社区,总面积162.2平方公里,人口21.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7万。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