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显祖的诗歌理论与创作简论
-
作者:邹自振 来源: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诗 明诗 汤显祖 汤显祖 诗歌 诗歌 理论 理论 风格 风格
-
描述:汤显祖是伟大的戏剧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只是他的诗名为他的扛鼎之作《牡丹亭》所掩盖。汤显祖存诗2260余首。强调真情、卓识、灵性的统一,是他诗歌理论的核心。汤诗清新奇巧、飞灵生动、玲珑透逸
-
教学中“批评”的灵活运用
-
作者:谢芳 来源:新课程.教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批评 教学 体罚学生 《三字经》 教育形式 社会经验 优质教育 王应麟
-
描述:一个"灯塔"的角色,给孩子的成长指引一个正确的方向,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优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不能体罚学生,
-
明清民歌时调在戏曲中的传播艺术:以江西地方戏曲"广昌孟戏"
-
作者:陈利利 章军华 来源: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歌时调 民歌时调 戏曲 戏曲 传播 传播 孟戏 孟戏
-
描述:中国古代戏曲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民歌时调的影响.戏曲在故事题材的借用、演唱体制的引入、艺术表现手法的模仿、叙事技巧的借鉴等方面,都能看到民歌时调的影子,即使戏曲发展到明清传奇阶段,其演唱
-
论戏曲意象的多重审美功能:以《牡丹亭》中“柳”意象为例
-
作者:陈小凤 来源: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 戏曲 牡丹亭 牡丹亭 柳意象 柳意象 审美功能 审美功能
-
描述:戏曲秉承我国传统文艺美学的精神,重视意象创造,具有独特的美学神韵。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创造了以牡丹亭为主体的意象系列,本文将对作品中柳意象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与人物形象塑造及剧情建构的独特作用
-
当代戏曲创作如何实现艺术与市场双赢初探:以昆曲青春版《牡丹
-
作者:周黎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 戏曲 改革 改革 艺术 艺术 市场 市场
-
描述:随着戏曲观众的流失,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戏曲如何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适当创新以吸引更多的年青观众群。本文以近年来在上座率及口碑上均取得较好成绩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和黄梅戏《徽州女人》为例,对这一
-
依托品牌效应 拓展演艺市场:《粉墨牡丹亭》戏曲荟萃带来的若
-
作者:徐春宏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品牌效应 品牌效应 戏曲 戏曲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拓展 拓展 大发展 大发展 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 思考 思考 新高潮 新高潮 软实力 软实力
-
描述:自党的十七大发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以来,各级政府部门纷纷将文化建设摆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社会各界也日益
-
胡应麟诗文理论对小说戏曲研究的影响
-
作者:王少明 刘国霞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A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文理论 文词 气韵 文体尊卑
-
描述:胡应麟是明代著名学者,他关于小说的论述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作为诗文理论家,他将诗文理论运用到小说批评中,本文将从这个角度论述胡应麟诗文理论对其小说戏曲研究的影响。
-
〈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解
-
作者:周育德 来源:戏剧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神 戏曲 情 清源师
-
描述:顯祖說「情」是藝術行為的原動力,戲曲和音樂舞蹈一樣都是「情」的產物,所以才有神奇的創造功能和感人力量。戲曲一道能開啟人情之大竇,所以能使人快樂地接受教化。湯顯祖考察了戲神清源和田竇將軍的來歷,考察了明代戲曲聲腔演變的史實,闡述了戲曲藝人修養之道。本文力求對以上各方面作出較為切實的解析。
-
王安石的阅读批评与文学政治观
-
作者:阮忠 来源: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阅读批评 阅读批评 文学政治观 文学政治观
-
描述:在北宋文坛上,王安石的阅读批评体现在诸子著述上,他识同辨异,表现了纳诸子之学入儒的思想立场。同时,他的性情合一说落脚点在经术,而不是文学的“性情”。这都影响到他为文应当补世、适用的文学政治观。
-
戏曲意象初探(一)
-
作者:方李珍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意象化 戏曲意象 文学意象 牡丹亭 信物 舞台美术 手法 爱情 舞美设计 情感
-
描述:蒋寅先生在《物象、语象、意象》①一文里指出,意象一词由于语义的感性化,导致了学术上的众说纷纭,甚至于观点南辕北辙,无从对话,因而只有在对意象的概念完全界定清楚之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其理论体系。这似乎有些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