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明文献集》
-
作者:张骁飞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献 王应麟 诗文别集 《年谱》 生平事迹 文学成就 学术思想 创作观念
-
描述:本书是王应麟著作集成的诗文别集分项,含《四明文献集》5卷、《深宁先生文钞摭余编》3卷、《词学指南》4卷、《年谱》3种、《补遗》1卷,较全面地反映了王应麟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创作观念及学术思想
-
大胆怀疑 勇于创新:浅谈宋代的《诗经》学文献
-
作者:李冬梅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文献 朱熹 儒家 王安石 勇于创新 研究领域 魏了翁 名物 孔子
-
描述:,历代的《诗经》著述,于历代公私目录、书志和文献的零散记载,可考者约三千种,他们或
-
《牡丹亭》艳曲惊芳心:从黛玉欣赏《牡丹亭》谈人物性格与戏曲
-
作者:于颖华 来源: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红楼梦》 戏曲 戏曲 人物性格 人物性格
-
描述:在我国古典小说中,《红楼梦》对人物形象的描绘是独占鳌头的。曹雪芹大胆地抛弃了俗套小说公式化、概念化的传统写法,跃向了更高的艺术境域,调动种种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性格,戏曲仅其中之一。而林黛玉欣赏
-
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的戏曲舞台艺术形象之比较研究
-
作者:楼凝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戏曲 《西厢记》 青春版《牡丹亭》 《红楼梦》 剧本 音乐 表演
-
描述:特点、戏剧美学特征这三个角度出发对京剧《西厢记》、昆剧《牡丹亭》、越剧《红楼梦》这三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舞台艺术形象进行比较研究,主要结合文学性与戏曲音乐、表演等特征来对三位女性形象进行比较分析,重点
-
读者召唤、阅读差异与文本对话─三妇评点《牡丹亭》
-
作者:高祯临 来源:戏曲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戏曲 戏曲 评点 评点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女性阅读 女性阅读
-
描述:程裡,如何形成一種屬於讀者之間的閱讀召喚意義,以及評點文字中因為讀者個性、批評起點以及閱讀興趣所形成的批評差異。藉由文字發聲的閱讀主體,使得這些批評詮釋建立起多樣的互動關係,並因此實現了一場超越時空隔閡與生命侷限的「文本間的對話」。這個共討論的過程將織構並拼貼出一幅關於女性戲曲文本閱讀的共同視野,但同時在這些書寫脈絡中,每一位婦女讀者無可取代的獨特性與差異性亦應獲得理解。
-
释“趵突”
-
作者:张生汉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趵突泉 跳跃 象声词 济南 泉水 醒世姻缘传 曾巩 文献 历城 同义组
-
描述:济南趵突泉的趵突二字,最早见于宋曾巩的《齐州二堂记》,云:自涯以北至于历城之西,盖五十里而有泉涌出,高或至数尺,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其后文献中多有沿用。然而趵突二字如何理解,说法不一。有的认为趵
-
《玉海》所引隋唐五代文献研究
-
作者:肖光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玉海》 王应麟 隋唐五代 文献价值
-
描述:况和保存的隋唐五代重要文献进行研究,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全面考察了《玉海》编撰的时代背景和流传过程。分析了《玉海》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前代类书对《玉海》的影响,并联系其编撰特点对隋唐五代文献的征引情况
-
胡应麟对小说文献的整理
-
作者:刘国霞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A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的学者,胡应麟也对小说文献进行了一些考察、整理工作。 胡应麟把小说整理当作消遣,如他编辑《百家异苑》所说:“以类钞合,循名入事,各完本书,不惟前哲风流,借以不泯,而遗编故帙亦因概见大都,遂统命之曰
-
论明传奇「画中人」的情节结构:以《牡丹亭》、《梦花酣》、《
-
作者:陈家莹 来源:辅大中研所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奇 戏曲 牡丹亭 梦花酣 画中人 情节结构
-
描述:画中人」本事,并以画像的绘制、收存及重现为主轴,分析三部传奇之情节结构。
-
作为时代记录的戏曲文学
-
作者:罗怀臻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文学 戏曲创作 时代 文学创作 剧作家 窦娥冤 汤显祖 文学意识 文学史家 中国文学史
-
描述:研究戏曲的当代学者是否应该关注当代戏剧的现状,为什么当代人写的中国文学史缺少戏曲文学?事实上,任何一位文学史家不可能、也不会忽略元明清戏曲,然而戏曲文学到20世纪突然就在文学史中消失了。当前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