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44)
报纸(491)
学位论文(36)
图书(29)
会议论文(2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40)
地方文献 (206)
地方风物 (31)
非遗保护 (28)
宗教集要 (7)
文化溯源 (5)
才乡教育 (5)
红色文化 (3)
按年份分组
2010(102)
2009(75)
2008(62)
2007(63)
2004(35)
2002(20)
1999(25)
1996(23)
1995(27)
1991(13)
按来源分组
其它(74)
大舞台(5)
中国铁路(2)
经营管理者(1)
财经科学(1)
广西商专学报(1)
商场现代化(1)
经济论坛(1)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
长沙大学学报(1)
发展农家乐旅游的本意应是增加农民的收入
作者:谢兴萍  来源:经营管理者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家乐  发展  农民  增收 
描述:农家乐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良策,农民增收的一条途径,我国近年来农家乐开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应当充分肯定,但近年来全国农家乐发展人们认识不一,本文就此谈谈对农家乐
明清文人与昆曲发展三探
作者:刘红  来源:作家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文人  昆曲  发展  推动  文人士大夫  知识分子  魏良辅  昆山腔  家班  汤显祖 
描述:明清知识分子在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提高了对民间文艺的认识,不少文人热爱昆曲,视之为寄托情志的载体和施展才华的媒介,文人士大夫对昆曲的喜爱,推动了昆曲的兴盛发展,使昆曲在艺术上达到相当成熟的境地
士绅与戏曲:试论宜黄戏发展过程中文人所起的作用
作者:徐海燕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宜黄  宜黄  地方戏  地方戏  士绅  士绅 
描述:明清时期的宜黄戏曲繁荣,是当时江西东南部戏曲活动的中心,具有戏乡的美称。探索这一时期宜黄戏曲兴盛的原因是件有意义的事情。本文将从地方士绅与在地方文化关系角度来分析明清时期宜黄的戏方戏的兴盛,并希望能
戏曲·仪式·社会
作者:徐海燕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宜黄戏  发展变化  功能  社会变迁 
描述:黄戏的演出主要是在民间的“社祭”及其他的酬神活动时进行。这种情形下的戏曲演出更多的是表达人们对神灵或祖先的崇敬之心,因而其功能表现为娱神性。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宜黄戏也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其功能
汤显祖诗歌戏曲比较研究
作者:朱亚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全集  临川四梦 
描述:之篇、眷恋朋友之章、壮志难酬之吟无不表现着情志合一的特色。汤戏曲虽以“至情”论而闻名,但也不乏对志的高扬。他戏曲中对志的高扬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政治理想,婚姻观念,封建孝道。 汤显祖的诗歌
《南柯梦记》艺术特色研究
作者:肖鲁云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时间结构  艺术手法  结构形式  政治腐败  作者  特色研究  临川  戏曲  黑暗 
描述:《南柯梦记》的作者,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海若,别号清远道人、玉茗堂主人;江西抚州临川人;生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这时,已在朱明王朝没落时期,汤显祖的一生,正处在政治腐败,人民苦难的黑暗社会里。
胡应麟的戏曲审美观
作者:卢劲波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胡应麟  戏曲审美观  戏曲审美观  舞台艺术  舞台艺术  “谬悠其事”  “谬悠其事”  案头文学  案头文学 
描述:胡应麟不仅以《诗薮》著称,而且以一个艺术鉴赏家的独特视角,在戏曲批评方面提出了一些有别于传统戏曲理论的真知灼见:舞台演出的和谐美、剧本创作的谬悠其事说及案头文学工之美,这是对传统曲学的大突破,其戏曲
2006年中国古代戏曲研究论文索引
作者:李慧 蔡雨燕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研究  元杂剧  中国古代戏曲  大学学报  教育学院学报  论文索引  中国古典戏曲  国际学术研讨会  戏曲艺术  汤显祖 
描述:戏曲史总论中国戏曲源于印度梵剧说再探讨/孙玫//文学遗产,2006.2中国戏曲文学的产生/田仲一成何培忠//国外社会科学,2006.3民间小戏起源与艺术特征的人类学解读/董斌魏建林//社科纵横
汤显祖戏曲艺术“至情”观
作者:贺正皖 朱三九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至情”  “至情”  戏曲  戏曲  理论来源  理论来源  梦境  梦境  历史意义  历史意义 
描述:汤显祖是明代伟大的戏剧家,他主张戏剧创作应以情来对抗程朱理学束缚人性的理。统观汤氏的思想脉络,儒、道、释相互交织,他没有偏执一隅,而是博采众长,这使得他更能洞察事理,从容构建自己至情的戏曲艺术殿堂
试论中国古代戏曲的品评批评
作者:程华平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品评批评  中国古代戏曲  祁彪佳  中国古典戏曲  戏曲批评  戏曲作品  戏曲研究  作家作品  戏曲创作  汤显祖 
描述:本文以吕天成《曲品》、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与《远山堂剧品》、高奕《新传奇品》等为主要考察对象,对戏曲品评批评的定品原则、品评批评的具体方法加以分析与总结,以揭示品评批评在我国戏曲理论批评中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