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汤显祖戏曲创作的独特价值
作者:谭坤  来源: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  价值 
描述:明初剧坛深受“道学风”和“时文风”的影响,戏曲创作一度陷入低谷。汤显祖高举“情至”的旗帜,扭转了当时不良的创作倾向,成为开一代风气的戏曲作家。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主体性,浓郁的感情色彩,充满了个性化
汤显祖交游与戏曲创作
作者:杨安邦  来源:江西高校出版社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1550  1550  1616  1616  传奇剧  传奇剧  戏曲  戏曲  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  汤显祖  汤显祖  1550  1550  1616  1616  人物研究  人物研究 
描述:汤显祖交游与戏曲创作
论汤显祖归隐临川后的戏曲创作
作者:邹自振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南柯记》  《南柯记》  《邯郸记》  《邯郸记》  创作  创作 
描述:推向了辉煌的巅峰.
元明清戏曲小说的梦创作分析
作者:陈晓芸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明清戏曲小说  汤显祖  红楼梦  创作  曹雪芹  三国演义  明清小说  元杂剧  审美特性  意象 
描述: “同源而异派”的戏曲小说,是元明清时代盛极一时的二种文学样式,审视元明清戏曲小说,我们注意到,无论是杂剧、戏文、传奇,还是各类题材的小说,都涌动着一股梦创作的潮流,它从思想意蕴、艺术效应以及审美
当代戏曲创作如何实现艺术与市场双赢初探:以昆曲青春版《牡丹
作者:周黎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  戏曲  改革  改革  艺术  艺术  市场  市场 
描述:随着戏曲观众的流失,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戏曲如何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适当创新以吸引更多的年青观众群。本文以近年来在上座率及口碑上均取得较好成绩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和黄梅戏《徽州女人》为例,对这一
略论王学左派对汤显祖思想及戏曲《牡丹亭》创作的影响
作者:许艳文  来源:扬州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王学左派  程朱理学  莎士比亚  戏曲  封建礼教  王阳明学说  人文主义者  浪漫主义者 
描述:明代王阳明学说的兴起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而王学左派对当时的思想界和文学界有着更为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戏曲家汤显祖所处这一特定社会环境的介绍,以探讨汤氏思想形成及《牡丹亭》创作的意义
明代心灵觉醒与汤显祖的唯情论
作者:吴毓华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美学  戏曲  创作  明代  唯情论 
描述:明代心灵觉醒与汤显祖的唯情论
浅议王安石的散文创作
作者:李亚静  来源: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  创作  创新 
描述:王安石作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无论治政、治学,还是为人,都以儒家的圣人之道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准则,他密切结合自己治政的实践,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和富有创见的思想,实现了其政治上的革新与文学创作上的创新,在宋代这个大舞台上,留下了串串雄音。
刘壎的四六文思想与创作
作者:刘建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壎  四六  标准  创作 
描述:四六文是骈文的通行别称,魏晋时期甚为流行,到了两宋仍风头不减。宋末元初的刘壎,是工于四六的一位名家,他在《隐居通议》中专列"骈俪"三卷,评价前人的四六文创作,提出了自己的判断标准。刘壎自己也有
何中其人及其诗文观与创作
作者:李超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代  何中  诗文观  创作 
描述:元代江西人何中,身兼隐士、学者、文人于一身,在当时有较大的影响.他对故宋有很深的情感,对元朝又持接受的态度,所以他的人生显得恬淡超然.他文学上主张文以明道、主张诗歌要发乎性情之真.他的散文多根柢理道,有儒者的关怀,而诗歌冲淡幽雅,多有文士风致.他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