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传统板书的优势不可忽视
作者:孟昭水  来源:时代文学(双月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多媒体板  板书  多媒体教学  学生思维  传统  引导学生  优势  教学过程  黑板  王安石 
描述:伴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普及,传统的黑板板书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正在逐步退出教学课堂,退出学生的视野,取而代之为多媒体板书。有些老师热衷于多媒体板书,一堂课下来,有时不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彻底抛弃了传统
昆曲《小孙屠》:传统戏文的现代认知
作者:肖波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孙屠》  昆曲  戏文  《宦门子弟错立身》  传统  《张协状元》  《永乐大典》  《牡丹亭》 
描述:昆曲《小孙屠》:传统戏文的现代认知
汤显祖交游与戏曲创作
作者:杨安邦  来源:江西高校出版社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1550  1550  1616  1616  传奇剧  传奇剧  戏曲  戏曲  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  汤显祖  汤显祖  1550  1550  1616  1616  人物研究  人物研究 
描述:汤显祖交游与戏曲创作
从《牡丹亭》和《卡门》两部传统戏剧看中外文化之差异
作者:庞国太  来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卡门》  《卡门》  戏曲  戏曲  歌剧  歌剧  文化  文化  差异  差异 
描述:幅幅精工织锦,两者都是对人生的咏叹,是体系不同的艺术精品。
北京戏曲舞台演出观后偶录
作者:廖奔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舞台演出  戏曲  北京  《程婴救孤》  《文成公主》  《霸王别姬》  《牡丹亭》  《四平山》 
描述:京剧"新老戏"《义薄云天》、豫剧《程婴救孤》、川剧《易胆大》、昆剧《1699·桃花扇》、青春版昆剧《牡丹亭》、京剧藏戏合演《文成公主》、秦腔《杜甫》、越剧《早春二月》、京剧《秋色正浓》、桂剧《大儒还乡》、黄梅戏《霸王别姬》、越剧《心比天高》、昆剧传统戏《四平山》
从曲律角度看戏曲之本色语
作者:许莉莉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色  曲律  语言风格  戏曲  合律  曲词  音律  辞采  汤显祖  作品 
描述:每当言及戏曲的“本色语”,人们总是将它与语言风格联系在一起,甚至看成纯粹的语言风格问题。然而本人认为,它并非单纯的语言风格问题,它与曲律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古代曲论家提倡制曲使用“本色语”,不少人
圆梦 白先勇与青春版《牡丹亭》
作者:白先勇等  来源:花城出版社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传奇剧  戏曲  文学评论 
描述:圆梦 白先勇与青春版《牡丹亭》
浅论《牡丹亭》的悲剧属性——读汤显祖《牡丹亭》有感
作者:杨晓昕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悲剧  封建礼教  美学家  戏曲 
描述:浅论《牡丹亭》的悲剧属性——读汤显祖《牡丹亭》有感
昆剧《小孙屠》中传统程式创造性的运用
作者:顾聆森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孙屠》  传统程式  昆剧  《永乐大典》  名著改编  《长生殿》  《牡丹亭》  《桃花扇》  舞台艺术 
描述:昆剧《小孙屠》中传统程式创造性的运用
“宁红”应是我国清朝以来的传统名茶
作者:程修江 吴东生  来源:中国茶叶学会、台湾茶协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宁红  宁红  清朝  清朝  传统名茶  传统名茶 
描述:宁红本有名,专著却无载。本文从宁红自清朝以来高层多次获奖、宁红具有连续生产史、宁红规模大地位高、宁红声誉响等四个方面,充分论证了宁红应是我国清朝以来的传统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