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王安石本体论思想体系
作者:胡金旺  来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本体论  本体论 
描述:为本体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思想体系。
《红楼梦》的情感本体论(三)
作者:司马云杰  来源:美与时代(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本体  红楼梦  汤显祖  泰州学派  形而上学  本体论  曹雪芹  佛教哲学  大乘佛教  宗教哲学 
描述:五、《红楼梦》情感本体宗教根源汤显祖说:梦了为觉,情了为佛(《南柯梦记题词》《汤显祖诗文集》卷三十三);前面所引王思任讲汤显祖著书之神指亦说:《邯郸》,仙也;《南柯》,佛也。由此可知,汤显祖的戏剧
论《牡丹亭》的戏剧魅力
作者:薛晓妍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戏剧  戏剧  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  舞台调度  舞台调度  对白  对白  唱腔  唱腔  表演  表演  舞台美感  舞台美感 
描述:戏剧作为人类文化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有过辉煌的历史和巨大的成就,今后将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人们。本文主要写自己对《牡丹亭》戏剧魅力的一些体会。全文主要分七个方面探讨《牡丹亭》的戏剧魅力。
《红楼梦》的情感本体论(二)
作者:司马云杰  来源:美与时代(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本体  汤显祖  红楼梦  心性本体论  泰州学派  牡丹亭  哲学本体论  艺术哲学  自然心性  哲学思想 
描述:落入虚妄,直接关系着后来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艺术的发展,自然也关系着怎样理解《红楼梦》情感本体论问题。而晚明哲学自然心性本体论又是在"情"与"理"之争中发展的,因
哈姆雷特与牡丹亭矛盾冲突比较
作者:冯梦明  来源:商品与质量(科学理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  中西文化比较  中西文化比较  戏剧  戏剧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牡丹事  牡丹事 
描述: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由于东西方各自文化的差异,在国际沟通与交流中容易产生一些沟通问题,本论文将通过研对《哈姆雷特》与《牡丹亭》这两部戏剧的矛盾冲突,反映东西方思维差异,促进东西交流.
论汤显祖的戏剧
作者:张敏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王心学  情与理  临川四梦 
描述:展现。
关于《南柯记》与《邯郸记》传播情况的研究综述
作者:毛宜敬  来源:大观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  邯郸  综述  综述  传播  传播  艺术成就  艺术成就  发展史  发展史  戏剧  戏剧 
描述:下之分,它们为读者和观众所喜爱的程度也不尽相同。众所周知,戏曲作为一种综合性极强的文学形式,文本传播与舞台演出共同决定了一部作品的成功与否。从毛效同《汤显祖研究资料汇编》中收集的资料看来,记载《紫钗记》的演出记录有24则,《邯郸记》记录的资料有33则,《南柯记》则只有10条。再看《牡丹亭》的有关文献资料:记载《牡丹亭》的改编资料有25则,记载它被搬演的文献资料有110则,比其他三梦的文献资料总和还多。 据徐朔方在《汤显祖年谱》中考证,汤显祖于万历五年秋至七年秋著《紫箫记》未竟,后于万历十五年改《紫箫记》为《紫钗记》而稿成。
《牡丹亭》领衔小剧场戏剧展演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晨报讯(记者 和璐璐)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历经半年的紧张筹备,“全国戏剧文化奖·2011小剧场优秀戏剧展演季”开幕式于6月21日晚在东城区风尚剧场举行,中国首部小剧场青春话剧《牡丹亭
人的发现和美的寻觅:中国剧协第二期编剧读书班讲课提纲
作者:齐致翔  来源:剧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格  观众  发现  塑造人  汤显祖  曹操  内心  老生常谈  戏曲  戏剧 
描述:似曾相识,引不起观众的兴趣,乃至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我教《牡丹亭·游园》
作者:宣沫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戏剧  游园  中国传统戏曲  文学意义  舞台说明  汤显祖  文学样式  学生自主 
描述: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认识戏剧,了解戏剧与其他文学样式的异同。2.感受中国传统戏曲独特的美,培养学生自主鉴赏曲词的能力。3.了解《牡丹亭》的文学意义和价值。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感受中国传统戏曲独特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