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牡丹亭》和《卡门》两部传统戏剧看中外文化之差异
作者:庞国太  来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卡门》  《卡门》  戏曲  戏曲  歌剧  歌剧  文化  文化  差异  差异 
描述:幅幅精工织锦,两者都是对人生的咏叹,是体系不同的艺术精品。
《长生殿》对临川戏剧的吸收与承继
作者:邹自振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承继  吸收  戏剧  临川  《牡丹亭》  人物形象  社会生活  思想倾向  作品 
描述:《长生殿》对临川戏剧的吸收与承继
失明的文化观察者——张大复与显曲
作者:陈益  来源:苏州杂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大复  观察者  梅花  汤显祖  失明  昆曲  文化  万历年间  昆山  牡丹亭 
描述:的猝亡,终于导致双眼彻底失明。这时,在江南颇具文名的张大复才四十岁。从此以后,盲杖、笔砚、清淡
作好汤显祖大文章 繁荣临川戏剧文化
作者:周育德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汤显祖是一宗巨大的文化资源汤显祖一生的成就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竖立了一块丰碑。这块丰碑所展示的多方面的文化价值, 正在为当代中国人所开掘与利用,成为发展现代文明的重大的精神资源。
戏剧中的梦幻
作者:陈茂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戏剧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描述:究和跨文明研究的方法,从梦的角度试图对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及其戏剧作品进行较全面的比较研究:首先探讨两位大师的生平和社会背景,然后从“善情”、“恶情”、宗教和戏剧结构等四个方面论述梦在汤剧和莎剧中的作用
戏剧专家给《牡丹亭》“挑刺儿”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记者报道作为北京艺术学院成立的祝贺演出,连日来,青春版《牡丹亭》再次在北大校园掀起了昆曲热。由中国艺术研究会举办的“青春版《牡丹亭》文化现象专家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戏剧界的20多名
有关戏剧创新的思考
作者:吴新斌  来源:剧本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创新  传统文化  戏曲艺术  传统剧目  中国戏曲  传统戏曲  现代转化  汤显祖  继承  思考 
描述:有关戏剧创新的思考
戏剧中的梦幻——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比较研究
作者:陈茂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戏剧  莎士比亚戏剧  戏剧  比较文学  文学史  作家评介  戏剧评论 
描述:。相比之下,莎剧所涉及的乱伦要比汤剧严重得多,表现得也更加直白。原因在于,中国的宗族文化长期奉行“三纲五常”、长幼有序的原则,历来把乱伦视为对家庭秩序的严重威胁,一种特别的禁忌。而西方戏剧有大胆揭示乱伦
汤显祖戏剧理论与本土情结
作者:龚国光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异彩纷呈。这种理论思维的形成,除主客观因素之外,似乎更有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在起主导作用,这是一种潜思维,我们把它概括为本土情结。本文尝试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明人之当代戏剧研究论略
作者:陆林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研究  传奇  王骥德  创作倾向  祁彪佳  牡丹亭  曲学  汤显祖  北杂剧  王世贞 
描述:理论研究常常是随着创作的现实走。与明代戏曲发展的实际历程相一致,明人对当代戏剧的研究也经历了一个由萧条到繁盛的转变。明初至嘉靖前期近二百年间,先是藩王朱权、朱有燉叔侄的那些谈玄慕道或弘宣教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