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31)
报纸(104)
学位论文(17)
图书(16)
会议论文(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45)
地方文献 (126)
地方风物 (2)
红色文化 (1)
非遗保护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43)
2011(34)
2007(32)
2006(26)
2005(20)
2002(16)
2000(12)
1988(11)
1986(11)
1981(1)
按来源分组
艺术评论(4)
古典文学知识(2)
中国文学研究(2)
陕西戏剧(2)
文教资料(2)
电影文学(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
文艺生活:下旬刊(1)
散文(1)
全国新书目(1)
解读中西两位名作家——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的戏剧异同
作者:刘开富 唐宓  来源:电影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汤显祖  汤显祖  戏剧  戏剧  异同  异同 
描述: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是同辈人,虽相隔天涯海角,但相似之处颇多,差异亦显著,两位都集中反应了当时的中、西方社会生活、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审美心理以及戏剧艺术实践等方面的区别。本文从戏剧艺术、文化背景
论汤显祖科举生涯与其文学创作之关系
作者:李婧  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科举  诗文  戏剧 
描述:本文仅以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为例,分中举之前,中举入仕至辞官归家,和弃官家居三个时期来看汤显祖的诗文以及戏剧创作,从而得出结论:汤显祖一生的文学创作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科举经历有关,他一生的科举经历
试论《倩女离魂》与《西厢记》、《牡丹亭》的传承关系
作者:宋佳东  来源:林区教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  戏剧  冲突  冲突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传承关系  传承关系 
描述:在中国古代戏剧中,《西厢记》、《倩女离魂》和《牡丹亭》均以爱情为主题,并表达了中国古代女性的主体意识。在这三部戏中,《倩女离魂》无论在思想、戏剧冲突、还是戏剧手段上,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三部戏
汤显祖的戏剧思想及其对当代戏剧创作的启迪
作者:孙光耀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  戏剧思想  戏剧思想  当代戏剧文学  当代戏剧文学 
描述:汤显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戏剧大师,在中国文学史、戏剧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在概括他戏剧中所表现出的政治思想的基础上,分析了他性乎天机、因梦成戏、质采一统的戏剧思想,并进一步阐明了汤显祖的戏剧思想
《牡丹亭》的戏剧张力
作者:张倩  来源: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戏剧张力  戏剧张力  象征性  象征性 
描述:《牡丹亭》是我国古代戏曲艺术中的瑰宝,恰似一颗光华璀璨的钻石,每一面都闪射出夺目的光芒。本文着眼于作品的整体构思和情节设计,剖析了其中体现出的多种对立统一的力量,即戏剧的张力。而能否拥有适当的张力
在爱与美的艺术中完美还魂——访新版赣剧《牡丹亭》主演、艺术
作者:郑锦燕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艺术总监  主演  戏剧  江西  赣剧 
描述:在爱与美的艺术中完美还魂——访新版赣剧《牡丹亭》主演、艺术
中原古乐初探
作者:陈美娥  来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研究  中国  古代 
描述:中原古乐初探
开山状元——乐
作者:杨华林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状元  知州  进士及第  地方志书  舒州  文辞  北宋  沿革地理  临川 
描述:编者按$$抚州,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古有“民秀而善文”“乐诗书而好文辞”之说。正因抚州历来有着极其浓郁的学风、文风,历史上曾孕育出灿若星河的文人贤士,他们的才情、智慧,他们的处事为人,会给今天的抚州人带来一些裨益。为此,本刊特开设“抚州历代状元榜”栏目,采撷状元们的生活求学入仕等故事,与读者共飨
浅议地方志与地方
作者:胡树滨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方志  地方  《周礼》  两汉 
描述:地方志也称方志,最早记载于《周礼》;地方即地方简史,起始于两汉。地方志与地方都是记述历史的著述,自古以来,志与始终同时并存,志中有,中有志,即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与区别。
《唐十二讲》
作者:李洪超  来源:书品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史研究  《文史探微》  中国历史  文史专家  断代史  黄永年  唐代  编排 
描述: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兴盛时期,一部唐也成为大有可读的断代史。著名文史专家黄永年先生对唐史研究有很深的造诣,本书由黄先生亲自选定篇目,收入散见于《文史探微》、《文史存稿》、《学苑零拾》等几种著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