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思致融情传好句——论《珠玉词》之情中有思
作者:唐红卫  来源: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思致  思致  理性  理性 
描述:作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理性诗人晏殊的《珠玉词》具有明显的情中有思的特点——在词中抒发情感时常常会不经意中比别人多了一份思致与理性,这一份思致具体表现为强烈的生命意识;这一份理性则具体表现在对苦难的超脱。
思致融情传好句―论《珠玉词》之情中有思
作者:唐红卫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思致  理性 
描述:思致融情传好句―论《珠玉词》之情中有思
其文相近 其趣各异——细品《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
作者:李兴茂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石钟山  王安石  游记散文  苏轼  中国古代  表现手法  感性  地理沿革  文章 
描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一同被选入人教版高中第三册第五单元。这两篇文章常被人相提并论,因为两文颇为相似:同为中国古代游记散文的名篇;长短相同,均为五百多字;结构和表现手法相近,都是先考察所游地的地理沿革,再写实地的游
燕子意象:晏殊生存反思的感性载体
作者:王欣星  来源: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燕子  燕子  意象  意象  生存反思  生存反思 
描述: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燕子是有着多重美好含义的象征。晏殊词素以圆润秀雅著称,他在作品中常常表现出的对人生、对生命的忧思,散发出淡淡的忧伤和惆怅,燕子意象成为晏殊生存反思的感性载体。
晏殊《珠玉词》之情中有思赏析
作者:唐红卫  来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珠玉词》  《珠玉词》  理性  理性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 
描述:作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理性诗人晏殊的《珠玉词》具有明显的情中有思特点:在词中抒发情感时常常会不经意中比别人多了一份思致与理性,这一份思致具体表现为强烈的生命意识;这一份理性则具体表现在对苦难的超脱。
浅析晏殊词中的理性光芒
作者:李玉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晏殊,字同叔,谥元献,生活在号称百年无事的北宋初期,且仕途顺畅,官至宰相,一生富贵,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欧阳修这样的诗句可以算得上是对晏殊生活的真实写照.
《牡丹亭》中杜宝的角色分析
作者:魏淑珠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角色分析  杜丽娘  柳梦梅  戏曲研究  意志自由  李全  情与理  理性 
描述:徐朔方在他校注的《牡丹亭》前言中说杜宝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所谓正派人物,但又认为汤显祖把他写得正派只是为了用来揭发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还说,虽然杜宝勤政爱民、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并且视女儿为掌上明珠,但是他的真正面目是顽强和丑恶的封建的官僚。徐氏的看法固然
知识女性的理性精神:也说《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作者:姚品文  来源: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性精神  牡丹亭  知识女性  吴吴山三妇  杜丽娘  汤显祖  明清之际  评点本  西厢记  理论研究 
描述:汤显祖研究中不少学人注意到了明清时期女性读者对《牡丹亭》的强烈反响,并进行了研究和积极评价,其中突出了《吴吴山三妇合评本牡丹亭还魂记》(以下简称三妇评本)。这是汤学领域新的开拓。《汤显祖研究通讯》2007年第1期发表了刘淑丽的文章(该文还论及《才子牡丹亭》),我深表赞同,在此略作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