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晏几道词:伤心人的感伤写作
作者:于东新 唐雪琼  来源: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感伤 
描述:上 ,他借助了“追忆”与梦境 ,借助于章法上的顿挫多姿以及语言上“字外盘旋 ,句中含吐”等艺术手段 ,并且注重向诗歌和慢词长调学习 ,从而使传统的令词在语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上超越《花间》 ,呈现出一种开新拓展的新气象
主动的感伤:读晏殊伤时之词
作者:林绿峯  来源:青年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感伤  感伤 
描述:作者的心理,都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并思考。
春天的色彩
作者:王璐  来源:初中生优秀作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色彩  树梢  小草  王安石  迎春花  孕育  太阳  融合  颜色  宋朝 
描述:人们不知不觉的时候,它们竟悄悄地汇成了小河,积成了深潭。啊,原来是春雨给潭水带来绿色的生命。 风和雨总是结伴而来的。
《周礼·考工记》色彩词语系统
作者:李亚明  来源: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工记  色彩  刺绣  词语系统 
描述:提出《考工记》色彩词语之间具有纵向、上下和横向的结构关联,由此形成词语立体网络,进而体现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论《周礼·考工记》色彩词语系统
作者:李亚明  来源: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工记  色彩  刺绣  词语系统 
描述:《考工记)色彩词语系统具有层次性、关联性、有序性三大特征,《考工记》色彩词语之间具有纵向、上下和横向的结构关联,由此形成词语立体网络,进而体现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晏殊词的色彩及其富贵闲雅风度
作者:胡遂 尹文芳  来源:求索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词  晏殊  色彩  风度 
描述:晏殊是北宋的第一代词人。富贵通达的人生让他拥有富贵闲人的雍容心态;词人身份让他于物有情,用心体察事象,因而其词写富贵生活能以闲雅之笔出之,绘繁华景象注入深情思致,常有富贵气象且华贵高雅,色彩多变又与
“真珠帘卷玉楼空”——唐宋词中的“楼”意象及其忧患色彩
作者:赵梅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词  意象叠加  辛弃疾  晏几道  色彩  楼上  菩萨  欧阳修  韦庄  出现频率 
描述:"楼"是唐宋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一)的李白的《菩萨蛮》和《忆秦娥》二词中,既有"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之"高楼",又有"秦娥梦断秦
倒出“坛子”的是美与色彩——访原金山农民画院院长吴彤章先生
作者:张婕妤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民画  景物  上海  金山  色彩  海德格尔  艺术起源  艺术品  形式感  院长 
描述:界的赞誉而令人惊叹! 其实,艺术离他们很近,或者说他们生命就是艺术的沃土;一辈子土地的情结就是取之不竭的艺术母题。美学家说,艺术起源于原初性的图腾观念。而每天的太阳,大地上四季流转的景物及色彩的变化
伤春惜时背后的深沉思念——简析晏殊《浣溪沙》的感伤色彩
作者:李保国  来源:初中生辅导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浣溪沙  晏殊  感伤色彩  归来  天气  伤春  惜时  简析  风流  景物 
描述:伤春惜时背后的深沉思念——简析晏殊《浣溪沙》的感伤色彩
“铅华销尽见天真”的《小山词》
作者:王芳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小山词》  感伤  多情 
描述:晏几道是北宋小令词创作的最后一位大家,他的《小山词》在中国词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他词作中的锐感多情的特质,是由其独特的出身经历及敏感多情的个性决定的,尤其是晏几道的爱情词,感伤怀旧,痴情怨绝,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