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香”重构《浣溪沙》的主题
-
作者:陈兴友 来源:当代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浣溪沙》 “香” 重构 解读 夕阳 晏殊
-
描述:意思——表现晏殊性格孤高,坚贞自守的崚崚傲骨。世俗中找不到自己的知音,知音难寻而又苦闷的孤独与无法排遣的情怀。 (1)追溯“香”在文人笔下的象征意义。自从屈原在《离骚》中描写了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便
-
以“仁”释礼,援“仁”入乐:孔子对周礼人文精神的重构
-
作者:赵玉敏 来源: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仁” 孔子 周礼 重构
-
描述:孔子对西周礼乐文化的改造主要是以仁释礼、援仁入乐。将西周时代的礼乐制度变为一种文化精神和教育资源,从而在礼乐秩序崩解之际,为礼乐文化的发展寻找到一个新的生长点。正是这个生长点,使礼乐文化具有了深远而普遍的意义和价值。
-
牡丹亭:从“至情版”到“青春版”:一部昆曲经典的建构、重构
-
作者:宋俊华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至情版 青春版 建构 重构 解读
-
描述:的大旗;而昆曲情结、文化复兴的使命感与文化遗产与文化经济的时代潮流相呼应,则使白先勇用青春来感召观众。在经典热的今天,梳理《牡丹亭》经典的建构、重构与解读的过程,反思文人如何用自己的理念来塑造经典
-
牡丹亭:从“至情版”到“青春版”:一部昆曲经典的建构、重构
-
作者:宋俊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至情版 至情版 青春版 青春版 建构 建构 重构 重构 解读 解读
-
描述:的大旗;而昆曲情结、文化复兴的使命感与文化遗产与文化经济的时代潮流相呼应,则使白先勇用青春来感召观众。在经典热的今天,梳理《牡丹亭》经典的建构、重构与解读的过程,反思文人如何用自己的理念来塑造经典
-
《牡丹亭》中的“梦”意象
-
作者:单有方 来源:南都学坛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梦“ 意象
-
描述:主要得力于“梦”意象的描写。 《牡丹亭》中有两处写到“梦”:一是柳梦梅之梦。写他“梦到一园,梅花树下,立个美人,不长不短,如送如迎”(第二曲《言怀》)。二是杜丽娘之梦。她因春感情,因情成梦。
-
南丰傩面具艺术的写实\象征与意象
-
作者:宗恒 肖滢 来源: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丰傩面具 南丰傩面具 象征 象征 意象 意象
-
描述:南丰傩文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对象之一,其傩面具作为傩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在其制作和使用中由浅入深,表现出其艺术的写实、象征和意象的特征。
-
南丰傩面具艺术的写实、象征与意象
-
作者:宗恒 肖滢 来源: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丰傩面具 南丰傩面具 象征 象征 意象 意象
-
描述:南丰傩文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对象之一,其傩面具作为傩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在其制作和使用中由浅入深,表现出其艺术的写实、象征和意象的特征.
-
析晏几道词中“梦”的意象
-
作者:冯永堂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梦词 意象
-
描述:晏几道以构筑梦境为其显著特色的词,因为语言表达的凝练、情感蕴含的深挚、意境创造的完美,使小令创作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具有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梦的意象的使用,令晏几道的词作富含词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
论二晏词中意象选择之异同
-
作者:陈蓉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几道 意象
-
描述:晏殊喜用夕阳、美酒意象反映他闲雅风流的现实生活及浓烈的对于人生有限的终极悲剧性体验的生命意识。晏几道爱用泪和残酒意象反映他偃蹇的人生境遇及伤苦的情感天空。二晏词皆融主观情感于词之意象中,体现出
-
意象:品味诗歌的钥匙
-
作者:赵海英 来源:辅导员(教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意象 钥匙 品味 情与景 胡应麟
-
描述:古人讲: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而这情与景的结合,便构成了诗歌的意境。明代胡应麟曾云:”占诗之妙,专求意象。”因此,要准确而深刻地领会诗歌的情感、意旨.首选当从诗歌的意象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