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青春版《牡丹亭》“花意象”的艺术功能
作者:邓斯博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青春版  青春版      意象  意象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在原著的基础上成功地发掘和创新花意象,在人物塑造上以花装点人物外形,更以花描摹人物内心;在剧情建构上,该剧将花渗透到情节主线,使重要关目之间形成勾连和呼应;在舞台上该剧以花表现语言
燕子意象:晏殊生存反思的感性载体
作者:王欣星  来源: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燕子  燕子  意象  意象  生存反思  生存反思 
描述: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燕子是有着多重美好含义的象征。晏殊词素以圆润秀雅著称,他在作品中常常表现出的对人生、对生命的忧思,散发出淡淡的忧伤和惆怅,燕子意象成为晏殊生存反思的感性载体。
西楼:积淀丰厚文化内蕴的意象
作者:朱文成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内蕴  意象  中学语文教材  李清照  晏几道  月满  长堤  古道  李煜  西方 
描述:西楼一词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多次出现,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
我寄情思于春日:赵长卿春词意象探微
作者:陈佳妮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长卿  赵长卿      意象  意象  情感符号  情感符号  意象组合  意象组合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 
描述:赵长卿<惜香乐府>中春词数量众多、意象繁复.本文从春词的意象分析入手,探究其排列组合成整体意象的不同方式及深层意境,进而揭示其意象意境及其背后的情感意蕴.
我寄情思于春日-赵长卿春词意象探微
作者:陈佳妮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长卿  赵长卿      意象  意象  情感符号  情感符号  意象组合  意象组合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 
描述:赵长卿《惜香乐府》中春词数量众多、意象繁复。本文从春词的意象分析入手,探究其排列组合成整体意象的不同方式及深层意境,进而揭示其意象意境及其背后的情感意蕴。
“黄鹤”意象解读
作者:王玉仁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  黄鹄  黄帝  仙境  道教 
描述:黄鹤,并不是黄色的鹤。在上古,"鹤"与"鹄"音近,"黄鹤"是由"黄鹄"通变而来。而对这种通变予以广泛认同的社会原因,则是道教所描绘的仙乡乐土。"黄鹤"的"黄"意味着其卓而不群的仙风道骨,黄鹤,是道家的一种仙鸟,在它的身上,寄托着广大人民和统治阶级"延年益寿,羽化登仙"的共同愿景。
论明清传奇中画中人意象
作者:张楠 张瑞平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记》  《梦花酣》  《画中人》  《桃花影》 
描述:画中人是一种在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中普遍采用的艺术手法。尤以明清传奇《牡丹亭记》、《梦花酣》、《画中人》和《桃花影》中画中人意象刻画最为成功。作家借助画像这个特殊载体,或附身画中,或化为人形,在现实
浅谈《牡丹亭》中梅意象的继承与回溯
作者:潘攀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意象  意象  梅子意象  梅子意象 
描述:《牡丹亭》中的梅意象既体现了对梅意象的传统内涵的继承,又呈现出其独特性,如非常重视对残梅意象、梅树意象和梅子意象的运用,其中对梅子意象的运用其渊源可回溯至《诗经.召南.摽有梅》,以上均体现出汤显祖
才子佳人戏曲中“花”意象琐议——以《西厢记》、《牡丹亭》、
作者:庞婧文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意象  “花”意象  意境  意境  情节  情节  主题  主题 
描述:中国古代文学中,"花"意象的出现率很高,本文从文本切入,选取《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为例,探索"花"意象在戏曲中的情感内涵、情节结构和主题建构诸方面,考察"花"意象在戏曲中的审美价值及文学
尹学李浩等县领导捐款献爱心
作者:暂无 来源:新三门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5月15日上午,县行政中心大院里,爱心涌动,一曲无声的《爱的奉献》正在悄然唱响。尹学、李浩、章文英、黄祥云、朱建新等县四套班子领导在此举行“三门县向汶川震区灾民捐款仪式”。 5月12日下午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