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趣、神、色--整理《牡丹亭》浅识,兼谈臧晋叔改本
-
作者:傅雪漪 来源:戏剧学习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意、趣、神、色--整理《牡丹亭》浅识,兼谈臧晋叔改本
-
让昆剧焕发青春
-
作者:李太成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年纪念 文化部 昆曲 昆剧 舞台 继承革新 唱腔 质量 牡丹亭 艺术经验
-
描述:必须使昆剧跟上时代步伐,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革新,使这一古老剧种焕发青春。为此,两省一市一起商订了一个方案,并作出了具体计划。根据计划,上海方面着重抓了两方面的工作。
-
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浅谈昆剧舞美设计)
-
作者:齐思力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戏曲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不断探索 舞台美术 昆剧 传统艺术 牡丹亭 充分发展 艺术风格 新课题 舞台空间 风格特点
-
描述:台美术、灯光、人物造型等各种手段,使每个剧目在昆剧统一的艺术形式中层现出独特的风格。这是我们搞舞台美术创作人员的新课题。这里就昆剧《钗头凤》、《牡丹亭》两剧的舞美创作,谈谈我们的体会。
-
从《牡丹亭》的改编演出看昆剧的前途
-
作者:王季思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戏曲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从《牡丹亭》的改编演出看昆剧的前途
-
“以五十颂处”解释(读金文札记)
-
作者:刘翔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微史 武王 札记 归藏 周公 《周礼 周易 卦辞 郑玄注 周原
-
描述:了“以五十颂处”。虽然是一句之差,但其中的奥妙颇耐人寻味。
-
“一生爱好是天然”(著名昆剧演员张继青)
-
作者:梁冰 来源:人民戏剧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昆剧 演员 剧作家 女主人公 表演艺术 戏剧 寻梦 剧种
-
描述:一九八二年,仲夏之夜。古城姑苏。盛大的两省一市昆剧会演正在进行。开明大戏院座无虚席,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千多戏剧专家、各剧种的知名演员和南北昆的同行们,正聚精会神地欣赏着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辉煌名著
-
杜丽娘与朱丽叶--读《牡丹亭》、《罗密欧与朱丽叶》札记
-
作者:于长河 来源:锦师院分校学报(综合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杜丽娘与朱丽叶--读《牡丹亭》、《罗密欧与朱丽叶》札记
-
“挑灯闲看《牡丹亭》”
-
作者:祐川 来源:知识窗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挑灯闲看《牡丹亭》”
-
略谈《牡丹亭》改编的“意趣”问题
-
作者:陈多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上海昆剧团 舞台艺术 杜丽娘 柳梦梅 牡丹亭 改编本 必然要求 演出 有益尝试
-
描述:演出外,为了演出而对《牡丹亭》进行加工改造的历史,几乎是自剧作问世就开始了,就很少有全依原本演出的。
-
古典杂论之七 从《西厢记》、《牡丹亭》看《桃花扇》中爱情主
-
作者:平西 来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事实人,有凭有据。"可见他写"离合之情"是手段,写"兴亡之感"是目的。在《小引》中他还说:"《桃花扇》一剧,皆南朝新事,父老犹有存者,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可见作者写《桃花扇》是有意地让爱情服从于比它更重大的主题——即服从于与国家兴亡有密切关系的政治斗争。用现在的话说,孔尚任表明:爱情应该建立在双方共同的政治立场和观点的基础上。作者在这个剧本中,确实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