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惠卿研究
-
作者:郭尚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吕惠卿 北宋文学 王安石变法 诗歌创作
-
描述:吕惠卿研究
-
王英惠歌词三首
-
作者:暂无 来源:音乐生活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英惠歌词三首
-
还惠于民
-
作者:徐怀谦 来源:党政干部参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神宗时期 司马光 王安石 辩论 财富 主张 分配
-
描述:北宋神宗时期,主张变法的王安石与主张守成的司马光围绕财富这个话题展开过一次辩论,辩论的焦点在于国家和人民如何占有和分配财富。《宋史·司马光传》记载
-
宫泽理惠:浴火凤凰
-
作者:周鹏程 来源:国际音乐交流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火凤凰 《游园惊梦》 普通话 记者招待会 昆曲 《牡丹亭》 导演 白先勇 厌食症 光子
-
描述: 尽管失去了一线红星的地位,但是视演艺为生命的宫泽理惠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始终默默努力在日本乃至整个亚洲艺坛,在日剧《大胃王》和台湾电影《运转手之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理惠清瘦迷人的样子。最近,她与
-
集中供暖应是普惠工程
-
作者:暂无 来源:齐鲁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集中供暖应是普惠工程
-
惠崇“传人”今犹在
-
作者:陈 旭 来源:新闻知识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江晚景》 传人 王安石 作品 多行不义必自毙 依靠自己 负面影响 杂文作者 道德和法律 陕西彬县
-
描述: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王安石赞他“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黄庭
-
吕惠卿与王安石变法
-
作者:吕一燃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吕惠卿 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
-
描述:。在王安石复相后 ,王、吕之间在政见、用人、经义等方面发生了一些分歧 ,并愈演愈烈 ,导致了最后的分裂。以往的历史记载和历史论著 ,把分裂的责任全部推在吕惠卿身上 ,是极不公平的 ,也是不符合
-
什么才应是学生需要的兴趣
-
作者:刘亚惠 来源:中国教育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学习兴趣 学科兴趣 兴趣教学 学生需要 培养学生 相关学科知识 听音乐 评价课堂教学 知识产生 相互需求
-
描述:什么才应是学生需要的兴趣
-
欧阳修慧眼荐才
-
作者:向邦文 来源:贵州文史天地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 曾巩 奖掖后进 仕宦生涯 举荐人才 录取标准 文学家 人生经历
-
描述:否,不论恩怨如何,他都热情扶持,竭诚荐举。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的王安石、曾巩、苏询、苏转、苏辙,都曾得到过他的提携、举荐。王安石自幼喜读诗书,据说能过目不忘而至终生。曾巩将他引荐给欧阳修,欧阳修读了王安石的诗后,非常赏识,到处为之延誉,他欣然写诗《赠王介甫》,其中有“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之句,将王安五比作李白和韩愈。后来,他向朝廷举荐王安石为相。王安石以后成为一代名相,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曾巩出于欧阳修门下。他自幼嗜学,才华出众,十二岁时就显露了非凡的文才。由于考官墨守成规,他考进士时未被录取。曾巩对此耿耿于怀。欧阳修特地修书于他,热情赞扬他的才学和上进精神,对当时的考试办法和录取标准坦陈己见,表示不满,一针见血地指出主考官墨守成规,推卸责任,不能选拔真正的有用之才。欧阳修热情地鼓励曾巩,不要灰心丧气,...
-
王安石才论略谈
-
作者:徐贵忠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论略 任贤使能 用可弃 渺视 朝代更替 愚见 贤能 国家兴衰 文字学
-
描述:兴贤》等许多奏摺和文章中,他援引了上自尧舜、下至隋唐朝代更替的大量史实,雄辩地论证了人才得失和国家兴衰密切相关的道理,有力地批驳了恃权势傲贤、人才可用可弃等种种渺视、埋没人才的愚见和错举。他认为,不用贤能,不纳良策,也可侥幸偷安于一时,但决不能维持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