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浅谈汤显祖戏剧思想中的“
作者:沈宁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戏剧思想  戏剧思想     
描述:汤显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戏曲作家之一,"主说"的代表人物。本文试从""的内涵、""产生的原因、""的局限性和""的积极意义四个方面阐述汤显祖的""。
梦里梦外都是——《西厢记》与《牡丹亭》之“梦”的对比分析
作者:罗兴娅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草桥惊梦  草桥惊梦  张生  张生  游园惊梦  游园惊梦  丽娘  丽娘  历史  历史  理想  理想 
描述:《西厢记》与《牡丹亭》中的两梦——"草桥惊梦"和"游园惊梦"分别借剧中人物张生和丽娘之梦表达出创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和思想境界。"草桥惊梦",张生之情起于梦而止于梦;"游园惊梦",丽娘之情发乎梦却超越梦。一梦见出历史的无奈与真实,一梦见出理想的追索与光芒。
明代《牡丹亭》評點中情結構與人物塑造之探討
作者:陳慧珍  来源:戲曲學報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湯顯祖  湯顯祖  牡丹亭  牡丹亭  評點  評點      人物塑造  人物塑造 
描述:種外,主要論述重心放在結構與人物塑造二方面,希望藉此呈現明代《牡丹亭》評點之理論貢獻。
如何得此“”?:论《牡丹亭》“”的表现手法
作者:金晨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  爱情绝唱  爱情绝唱  伤心  伤心 
描述:小青‘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王安石的教育思想分析
作者:赵燕  来源:网络财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  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 
描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改革家王安石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这样一个发展、变迁的社会具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
《牡丹亭》之“源”
作者:赵明玉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爱情升华  爱情升华  离魂模式  离魂模式  时代思潮  时代思潮 
描述:思潮的影响"三个方面对《牡丹亭》之"源"做一番简要的探悉。
牡丹亭畔何为
作者:张燕瑾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原生性  原生性  社会秩序  社会秩序  实践人格  实践人格  化世界  化世界 
描述:封建,主而不纵欲,从而使汤氏与晚明纵欲文士大有区别。剧中没有流露批判的创作意向。从汤显祖的总体思想来看,是核心,但其内涵又是含混、复杂的,包涵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甚至有采补说的内容。
二苏手足
作者:曹春龙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苏辙  宋仁宗  欧阳修  文坛盟主  王安石  科举考试  苏洵  北宋时期  翰林院 
描述:北宋时期宋仁宗嘉佑元年(1057),四川眉州的苏洵带着21岁的苏轼和19岁的苏辙来到汴京(今河南开封),准备让他的两个儿子参加第二年举行的全国科举考试。苏洵和当时的文坛盟主、官居翰林院学士
汤显祖“之至”论辨正
作者:田兴国  来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之至  之至  辨正  辨正 
描述:汤显祖之至论,当下学术界都把以情抗(反)理作为其核心内涵予以认定,其关键在于对《牡丹亭记题词》的读解上。结合临川四梦,两者均不能得出对立关系论断;同时异世之人尽管歧见纷呈,但于中国思想文化传统境域
《牡丹亭》与理的冲突融合
作者:杨艾明  来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情理  情理  冲突  冲突  融合  融合 
描述:。通过分析《牡丹亭》人物由与理的矛盾冲突转变为融合为一的原因,以求探究汤显祖的创作思想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