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依稀幻影总是“”——汤显祖剧作中意象发微
作者:刘广春  来源: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  意象   
描述:意象是具有一定象征性、抽象性、荒诞性和哲理性的文学审美范畴。意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用来揭示人内心世界,浓缩外界信息的独到艺术手段。汤显祖剧作中大量运用了意象,“临川四”中意象的描写,是汤显祖
“临川四”——汤显祖的自然人性
作者:刘泓岑  来源: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  自然人性      自我实现 
描述:映了作家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所产生的失落感。
《牡丹亭》中“”的多重意蕴
作者:何姗 罗嗣亮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欲  情欲  情爱  情爱      个性  个性  自由  自由 
描述:,它才能超越以前的言情题材剧作,在戏曲史上划上浓重的一笔。
心为越魂——廖琪瑛的越剧情怀
作者:车禾子  来源:戏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浙江越剧团  情怀  《孔雀东南飞》  《牡丹亭》  文化厅  艺术水平 
描述:心为越魂——廖琪瑛的越剧情怀
戏剧中的梦幻
作者:陈茂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戏剧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描述:究和跨文明研究的方法,从的角度试图对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及其戏剧作品进行较全面的比较研究:首先探讨两位大师的生平和社会背景,然后从“善”、“恶”、宗教和戏剧结构等四个方面论述在汤剧和莎剧中的作用
试论《倩女离魂》和《牡丹亭》中的“魂”
作者:吴美卿 许丹丹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重人格  二重人格  本我冲动  本我冲动 
描述:意象的补充,“”体现了“魂”的欲求,由“魂”的活动引起的“”是主人公愿望的达成,“魂”与“”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柳河
作者:李静霞  来源:作文通讯 上半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河  家乡  流去  树叶  小段  晏几道  熏气  拇指  牙齿  野果 
描述:在外求学,常思念我美丽的家乡。那里群山环绕,绿树成行。叮咚的山泉,酸甜的野果,鸟雀啁啾啾的树林和静谧的小屋无不使远离家乡的我
在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牡丹亭 四平 清澈的章江流水,从南岭逶迤而下,穿过江西南部大余县的山岭和田野,悠然地流向赣江。 章江流水一如往昔,南安(大余)东山大码头却没有了曾经的繁华与热闹,没有了源源不断的南北
说《牡丹亭》中的“
作者:刘方政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与理  与理  功名事业  功名事业 
描述:《牡丹亭》是一曲“”的颂歌,它所礼赞的“至情”、“”是对礼教社会的决绝反抗。作者没有给杜丽娘所体现的“”设置具体的对立面,她的青春觉醒也并非是自觉地以情抗理,惟其如此,更说明礼教统治的严酷
论汤显祖“”之哲学的文艺思想
作者:刘军华  来源:宁夏社会科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诗文  文艺思想 
描述:汤显祖在其诗文创作中不仅探讨了至善之情对于不合自然人情的封建之“理”及框范人情感传达的作文法度的超越,而且通过对作家应达到的心灵境界的认识,指出作家在创作表达上应如何突破写作规范的限制,找到为文之道,游刃有余地以各种文体传达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