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几道浅说
作者:阮忠  来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几道  花间  《小山  唐五代  临江仙  少年时期  黄庭坚  叶嘉莹  《白雨斋词话》  表现的风格 
描述:几道浅说
内涵的对比结构分析:[几道]
作者:张海鸥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研究  中国  内涵  结构 
描述:内涵的对比结构分析:[几道]
落花微雨说相思——吟几道临江仙
作者:泠风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几道  李清照  落花  相思  微雨  贾宝玉  小山  感悟  作品  琵琶 
描述:称解人之作。
几道的继承与超越
作者:傅义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几道    《小山  主体精神  木兰花  浣溪沙  《白雨斋词话》  《珠玉  身世之感  继承与超越 
描述:几道的继承与超越□傅义北宋殊、几道父子并以享盛名,然评论家亦颇有轩轻,多以为小胜大。如周济曰:“氏父子仍步温韦,小精力尤胜”(《介存斋论杂著》)陈廷焯云:“小山工于言情
几道时空表现艺术
作者:汪芳启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几道  表现艺术  表现方式  词人  表现手法  《小山  文学作品  士大夫之词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心理描写 
描述: 在令的创作发展中,“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的温庭筠是将令导向成熟的作者,南唐后主李煜则以其人生悲欢离合的抒写使今“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而几道的创作则“把令
几道的政治倾向及其
作者:程自信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词  几道  变法与反变法  比兴寄托 
描述:北宋著名词人几道生平资料缺失已久。本文以目前所能辑集到的资料为依据,多侧面地探讨、考察了几道的政治态度、思想倾向,并对几道的政治态度、思想倾向与其体文学创作的关系作了深入的分析、论述。文章
名句千古 不能有二——几道《小山》新论
作者:暂无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几道  《小山  思想倾向  艺术特色 
描述:《小山》典雅蕴籍,隽丽俊秀,特别是蕴含于其中的那些幽微飘渺的意境,使人流连忘返,对宋词发展影响很大。不能因为其人“追步花间”、混迹青楼而废其。《小山》在宋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应该予以充分肯定
从悲凉中见炽——王安石《桂枝香》
作者:黄南南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中国古代审美意识    桂枝  中华民族  基色  个体生命  画图  中国古代艺术  翠峰 
描述:。惨
谈谈如何淮海
作者:徐培均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淮海  宋本  黄庭坚  苏轼  风格流派  毛晋汲古阁  王安石    版本  联系词 
描述:之风格流派,尽管千姿万态,然总而言之:"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大抵以婉约为正,故东坡称少
父子争辉的宋词名家:殊与几道
作者:刘若飞 邓冬兰  来源:江西方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人  生平事迹  中国  北宋 
描述:父子争辉的宋词名家:殊与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