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诗歌情感漫谈
作者:刘福智 张青波  来源:美与时代(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感情  情感  红楼梦  传统诗词  十三辙  进入角色  牡丹亭  发散  曹雪芹 
描述:感的运载和发散,以提高诗歌抒情的质量。
古诗教学中的情感升华
作者:尤丽娜  来源:语文世界(教师之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  古诗教学  情感  古诗文  教师  学习  王安石  叶圣陶  吟诵  教学情境 
描述:们又怎样让孩子们受益匪浅呢?
《牡丹亭》中的柳梦梅形象之解读
作者:东旋  来源:青年作家·中外文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柳梦梅  柳梦梅  情感  情感 
描述:《牡丹亭》中柳梦梅的爱情理想受到了现实的拘束,却日益丰盈。柳梦梅对爱情忠贞至诚,他的勇于反抗最终赢得了爱情的圆满。从情感的角度剖析柳梦梅,需领会其特殊的可道之处。
《红楼梦》的情感本体论(二)
作者:司马云杰  来源:美与时代(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本体  汤显祖  红楼梦  心性本体论  泰州学派  牡丹亭  哲学本体论  艺术哲学  自然心性  哲学思想 
描述:落入虚妄,直接关系着后来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艺术的发展,自然也关系着怎样理解《红楼梦》情感本体论问题。而晚明哲学自然心性本体论又是在"情"与"理"之争中发展的,因
《红楼梦》的情感本体论(三)
作者:司马云杰  来源:美与时代(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本体  红楼梦  汤显祖  泰州学派  形而上学  本体论  曹雪芹  佛教哲学  大乘佛教  宗教哲学 
描述:五、《红楼梦》情感本体宗教根源汤显祖说:梦了为觉,情了为佛(《南柯梦记题词》《汤显祖诗文集》卷三十三);前面所引王思任讲汤显祖著书之神指亦说:《邯郸》,仙也;《南柯》,佛也。由此可知,汤显祖的戏剧
练好情感教学“五字功”
作者:周桂英  来源:教书育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教学  语文教学  引导学生  情感体验  实践与研究  文本  最佳境界  刘绍棠  学生情感  教学手段 
描述:语文教学只有叩击到学生的"情感区",学生才容易进入到课文情境中去,也才能够达到作者情、文本情、教师情、学生情"四情融通"的最佳境界。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语文教师只有先练好情感
浅析晏殊在词作中表现的人生态度
作者:包建华  来源:神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人生思考  人生态度 
描述:晏殊是宋词的先驱者,所作《珠玉词》,也是宋人流传后世的第一部诗集。晏殊在荣华富贵中,能保持一个清醒的人生意识,作品中充满对人生的思考和感叹,表现出高雅脱俗的士大夫情怀。本文在对他词作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晏殊的人生的态度。
“小学语文”应是“儿童语文”
作者:王慧琴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儿童语文  语文课堂  教师  小学语文  引导学生  成人化  儿童文化  语文教学  情感  课文 
描述:小学教育要追寻儿童的精神。因为从本质上说,小学教育是儿童教育。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因此要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科学课或别的什么课。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学,因此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文化的特点。儿童文化是一种诗性文化,儿童常常在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之间
福满泉城 贺年会
作者:韩磊  来源:走向世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节  传统节日  王安石  泉城  渊源  情感  中华文化  风送  爆竹  汇聚 
描述:悔地绵延了数千年……
视角和声音转变对文本情感建构的影响:《牡丹亭》英译研究
作者:洪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叙事方式  英译文本  文学翻译 
描述:视角和声音转变对文本情感建构的影响:《牡丹亭》英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