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3(1)
2012(2)
2010(1)
2008(2)
2007(1)
2004(1)
2003(1)
2000(1)
1998(2)
按来源分组
语文月刊(1)
写作(1)
考试周刊(1)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文史知识(1)
福建艺术(1)
宁夏教育(1)
文理导航(1)
人民教育(1)
公开课应是“常态课”:真实、自然、创设情境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开课  公开课  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  常态  常态  听课者  听课者  教学  教学 
描述:公开课到底怎么上,又该如何评价一堂公开课?网友ybmath指出:公开课的教学让听课者感到了深深的不安,为何不安?罪状如下:
春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创设问题情境,潜移默化中发展学生的
作者:张东华  来源:文理导航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设问题情境  思维能力  潜移默化  学生  亚里士多德  外在条件  积极思维  王安石 
描述:创设问题的情境是扁动人的思维的重要外在条件。人有问题才会引起思考,才会进一步探索新问题。问题是人的思维动力和起点,因而教师要经常给学生设计疑难问题,激发他们积极思维,寻找问题的答案。亚里士多德曾经说
问题情境的运用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作者:徐兰凤  来源:宁夏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学习  最近发展区  认识水平  课堂教学  关注学生  培养  情感体验  王安石变法  学生创造性思维 
描述:创设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所设定的能使学生产生一定情感反应,并引起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环境。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与情感状态同课文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及情感之间的差距和矛盾体现
“哀”“乐”相衬情更浓
作者:石毅坚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境  以乐景写哀  反衬  杜丽娘  窦娥冤  表现方法  情境  牡丹亭  戏曲创作  艺术规律 
描述:,写喜事必须要"枝头鹊雀喳喳叫"吗?写倒霉必
解读“针线闲拈伴伊坐”
作者:过常宝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抒情主人公  针线  日常生活  晏殊  解读  感受  情境  人生  士大夫 
描述:涵。《鹧鸪天·代人赋》中的风雨究竟属于哪一种呢?饶少平先生经过细审详辨后得出的结论,亦可备一说。
放言何必非游戏——《西游记》诙谐情境
作者:王海洋 何旺生  来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游记》  吴承恩  创作个性  诙谐幽默  《水浒传》  悟空  猪八戒  游戏  袁宏道  汤显祖 
描述:美特色的诙谐情境与幽默形式,从而使《西游记》赢得了古代小说诙谐巨制的称誉。一通观《西游记》全书,其诙谐情境娇娆多姿,色调斑澜,体现了吴承恩高超的艺术创造才能和俯视人生的审美观照方式。从其审美创制出发
基于“材料、情境——问题探究”的课堂教学探索——以人教版“
作者:刘松柏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人教版  人教版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教学探索  教学探索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历史教育  历史教育  材料  材料 
描述:学习……“人教走廊”应是多姿多彩的。编、读、教、学诸方同仁,漫步其中,撰稿参与,阅读思考。交流协商。互动互助。广益教学,对理解历史、感悟人生、服务生活发生积极作用.乃专栏之最大愿望矣。
交流与互动平台的创设应是语文教学的取向
作者:高愉清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生交流  师生互动  创新思维  教师  文本  实践能力  语文素养  对话与交流  多向交流 
描述:语文教学中要让课堂流动起来,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潜力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然而,如何让学生获得充分的交流与互动的机会呢?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关键。
设身处地思考 绘声绘色表达——情境型作文写作指导及示例
作者:祝宇  来源:写作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情境  作文写作  表达  想象  意志  收获  材料  哲理  主观因素 
描述:情境型作文,就是根据一定的对象、场合、事理等因素,生发想象,构建以当时当
情境交融 语淡情深:晏几道《临江仙》词赏析
作者:黄春兰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相思  琵琶  婉约词  重心  作者  落花  情境交融  雨燕  孤独 
描述: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江西临川人,是晏殊的第七子,北宋著名词人。此词是别后怀思歌女小蘋之作。关于小蘋,作者在《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