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
报纸(3)
会议论文(1)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4)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4(3)
2012(1)
2011(2)
2007(1)
2004(1)
2001(1)
1997(1)
1993(1)
1990(1)
1983(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
名作欣赏(1)
工人日报(1)
理财(1)
戏剧艺术(1)
求索(1)
西部商报(1)
幸福(婚姻)(1)
四川戏剧(1)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论《诗经》的悲剧性
作者:孙海沙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经》  悲剧性  周礼  悲剧意识  悲剧精神 
描述:层面的深刻关注。 《诗经》中的悲剧性作品涉及生的忧患、国的怨刺、情的愁苦等人生难题。 这些琐碎的现象层之所以撼人心魂,其悲剧性力量的源头在于两个层次
赏心乐事还是悲情伤怀?——试论《牡丹亭》的悲剧内涵
作者:宋媛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悲剧性  悲剧性 
描述:传统看法认为汤显祖的《牡丹亭》应该是被划为悲喜剧,实质上《牡丹亭》是一出悲剧。尽管其主要情节:寻梦、化魂、圆驾等都带有一定的喜剧的表象,而这些情节正说明了汤显祖以乐现悲的手法。深刻分析情节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以看出汤显祖用难以回避的悲剧情绪,来表现那个社会"人"的悲剧。
《娇红记》传奇了悲剧性
作者:庞越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娇红记》  孟称舜  《牡丹亭》  《西厢记》  悲剧色彩  汤显祖  知识分子  悲剧倾向  王实甫  恋爱观 
描述:《娇红记》传奇了悲剧性庞越恩格斯曾精辟地指出:悲剧应该反映“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悲剧性冲突”①。作为中国古代爱情戏剧,孟称舜的《娇红记》无论在人物的塑造,抑或在对主题的挖掘
你来看花时,心与花俱明
作者:柯柯  来源:幸福(婚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浣熊  洛阳牡丹  花时  所知  武则天  终结  武汉大学  美好生活  雪菜 
描述:说:"好啊好啊,洛阳牡丹天下闻名,武则天最爱赏牡丹了,不是吗?"
挖出郭美美男友不应是事件终结
作者:暂无 来源:西部商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挖出郭美美男友不应是事件终结
概论理学的思潮、人物、学派及其演变和终结
作者:金春峰  来源:求索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思潮  学派  王安石  朱熹  王夫之  穷理  欧阳修  宇宙本原  天地之性  理性主义 
描述:作为一个思潮在北宋产生与兴起的实际情况。本文试图从思潮、人物、学派、演变及其终结的角度,对理学作一粗略的概述。
《牡丹亭》文化意蕴的多重阐释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钱华  《〈牡丹亭〉文化意蕴的多重阐释》  汤显祖  故事情节  审美意义  悲剧性  二重人格心理意象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以其虚幻复合的艺术情境与丰厚奇特的文化意蕴,历来引起人们极大的审美兴趣,面对这样一部经典名著,任何一个固定的视点都容易造成对作品的遮蔽。钱华在《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上发表同题文章,从三个层面对《牡丹亭》的文化意蕴进行了阐释。
刘晏改革财政的高明之处
作者:王平  来源:理财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改革家  刘晏  高明  财政  王安石  悲剧性  理财 
描述:作为改革家,王安石是一位悲剧性的英雄。若论改革魄力。刘晏固然难以望王安石之项背。可从理财的实际效用上来看.刘晏自有王安石所不能比拟的高明之处。
师道的终结:论罗汝芳对明太祖《六谕》的推崇
作者:陈时龙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铎循行本里。如本里内无此等之人,于别里内选取
职业教育不应是“终结教育”——第三届海峡两岸终身教育论坛综述
作者:刘滢  来源:工人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职业教育不应是“终结教育”——第三届海峡两岸终身教育论坛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