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24)
报纸(96)
图书(35)
学位论文(1)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96)
地方文献 (42)
非遗保护 (5)
红色文化 (5)
地方风物 (5)
宗教集要 (3)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2(21)
2011(25)
2008(22)
2005(7)
2002(10)
2000(7)
1995(8)
1987(2)
1983(6)
1959(1)
按来源分组
广西地方志(2)
书品(2)
文艺理论与批评(1)
家庭医学杂志(1)
语文知识(1)
商业文化(1)
江西教育(1)
药学学报(1)
抚州地方史志通讯(1)
桂海春秋(1)
唐宋时期地理研究二题
作者:陈凯  来源:广西地方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正史地理  地理  《括地志》  《元和郡县志》  《太平寰宇记》 
描述:以《括地志》、《元和郡县志》为例,对唐宋时期重要的地理进行探究。探讨正史地理的编纂传统对唐代地理的影响及《太平寰宇记》为代表的宋代地理志在方志学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物含妙理堪寻”讲评
作者:田宗昌 付卫锋  来源:新高考(高二语数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界  王安石  议论文  人类社会  启示  文字  鸟兽  命题作文  发展等级  文题 
描述:【作文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王安石曾说过:"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古人云:"境自远尘皆入咏,物含妙理堪寻。"的确,自然界包罗万象,生生不息,昭示
公卫政策应是医改的
作者:张文燕  来源:中国医院院长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共卫生工作  战略地位  公共卫生政策  医院院长  公共卫生学  医改  应用性研究  制度性  出发点  中国公共政策 
描述:公共卫生应是所有卫生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个战略地位目前在中国还没有得到体现,也没有一套制度性的安排来进行有效的实现。美国哈佛大学近年来与中国的交流逐渐增强,并成立了肯尼迪政府
《剧本》2011年总目录(第548期-559期)
作者:暂无 来源:剧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总目录  中国戏剧  剧本创作  戏曲  话剧  儿童剧  小品  中青年  汤显祖  大时代 
描述:《剧本》2011年总目录(第548期-559期)
《王应麟著作集成》
作者:傅璇琮  来源:燕赵学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应麟  学术著作  集成  学术文化  经世致用  优秀传统文化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地理  急就篇  梁启超 
描述:先导"。《宋史》卷四十八王应麟本传,详细著录其著作之书名、卷数,共二十三种,
让“两”团队职业发展天地更宽广 ——航天型号“两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航天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型号研制团队里,型号“两”系统是一个重要的团队。他们是型号研制中名副其实的核心与中枢,他们的职业发展之路走得顺不顺、畅不畅,有没有烦恼和困惑,都会对整个型号研制工作产生影响
黄鹤悠悠 □李
作者:暂无 来源:泉州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一个诗歌的制高点 文字滔滔 由天际而来 乡关是那几点缥缈的帆影 无根飘萍般 在诗歌的脊梁上突兀 抖落烟花三月 拂去白鹤悠悠 横笛,可是这诗界不落的天籁? 我循三千丈白发和一骑黄鹤 溯诗歌与岁月的长流 抵达无数个诗歌或者诗者的家山 黄鹤楼空余 诗人的声音不绝如缕横空而来:
校园版《牡丹亭》北大首演,制片白先勇认为—— 传承昆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 牛春梅 “梦回莺传,乱煞年光遍,人一立小庭院深深……”昨天下午,北大百年讲堂响起咿咿呀呀的水磨腔,杜丽娘、柳梦梅的爱情传奇再次上演(如图),主角却不是资深的专业演员,而是去年3月启动的北大昆曲工作坊里的一群大学生,他们为这个剧排练了三个月。 校园版不输职业剧团 “昆曲工作坊和校园
刘绍勇呼吁加快空域改革 全国人大代表、东航
作者:暂无 来源:新京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东航总经理刘绍勇 本报讯 (记者李媚玲)本次两会期间,民航航班晚点问题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总经理刘绍勇昨日向媒体披露了他的相关议案,议案中建议国家加快推进空域管理体制改革,确保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 认为空管体制严重滞后 此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用航空局
区分象征和托物言
作者:杨帆  来源:考试(高考语文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托物言  象征  表现手法  表达  艺术手法  王安石  形象  作者  区分  概念 
描述:象征和托物言是古代诗歌中经常使用的两种表现手法,各类考试多有涉及。许多同学甚至老师都感到,这两种表现手法非常相似,难以区分。现对这两种表现手法浅析如下:象征和托物言都借助某一物象来表述另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