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宋画成就特色与性理之学
作者:李德仁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理之学  穷理尽性  画家  宋代绘画  朱熹  儒学  王守仁  宋代文化  陆九渊  气韵生动 
描述:四、极重创新,画家个人独创特色非常明显。宋画何以会具有这些特色呢?艺术的繁荣当然与社会的相对安定、经济的发达繁荣有重要关系,但却不是直接的和决定性的关系,直接的决定性的关系是当时的文化学术。比如汉
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柱石——论邓小平理论对中华文化的承传
作者:宁新昌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是  应是  实践  性理  理性 
描述:重视“性理”,而忽视理性的缺陷
从互文性理论谈《牡丹亭》中互文符号的翻译
作者:林雪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互文性  互文性  翻译研究  翻译研究  互文符号  互文符号  文本  文本 
描述:方法,认为任何一个文本都是由马赛克式的碎片拼 接而成,与前文本,互文本以及社会文化系统有着紧密的联系。 她的这一观点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兴趣。这个理论的提出最初是用 来分析文本,目的在于发现文本之间的关系以及阐释文本的内涵。 英国学者哈蒂姆与梅森将互文性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为翻译研 究提供了新方法,打开新视野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本论文为探索性研究,借助于互文性理论中对符号这一术语的 界定并以此作为分析工具来分析中国古典文学,以《牡丹亭》作 为论文的研究对象。作者认为中国古典文学具有共同之处,即富 含大量的文学典故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学引用,根据互文性理论中 互文符号的阐释,这些引用被视为镶嵌在文本中的符号。本文将 互文性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分析互文符号现象,又将其视为思想 上的创新,理解符号背后隐藏的丰富内涵。作者将互文性理论应 用于分析中国古典文学《牡丹亭》,以汪榕培教授的英译本为研究 译本,选择《牡丹亭》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为此文本互文现 象丰富,艺术成就影响深远。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首先介绍了翻译研究 的整体概况,回顾互文性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讨论了不同学者 针对互文性理论的不同阐释以及这些阐释对互文性理论发展的影 响。其次,研究了互文性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影响,也就是是理论 与文学翻译研究相结合的过程,旨在探讨互文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是一个原文本解读,原文本阐释以及目标文本再现的过程。再次, 以汪榕培教授的《牡丹亭》英译本作为蓝本,将互文符号分为五 类并讨论符号在文中的作用以及互文符号翻译策略。最后,得出 结论认为将互文性理论引入文学翻译既是认识论的提高又是方法 论的升华。 关键词:互文性;翻译研究;互文符号;文本
陆九渊的做人之学及其对朱熹之学的批判
作者:虞文华  来源:争鸣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之家。
重新认识“心性之学
作者:葛荣晋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性之学  学术界  太极  圣人  宇宙  重新认识  中国哲学史  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哲学  陆象山 
描述: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心性之学”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心性之学”的深入研究,我觉得有三点是值得注意的。
经济学应是致用之学
作者:陈岱孙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经济学应是致用之学
陆九渊做人之学探析
作者:刘辉平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大丈夫”精神  发明本心  “义利之辨”  心即理  理想人格  探析  上卷  哲学基础  人生修养 
描述:陆九渊做人之学探析刘辉平陆九渊(公元1139──1192年)字子静,江西抚州金溪人。中年以后讲学于贵溪象山,自号象山居土,故世称象山先生。他是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开创者。陆九渊心学的主旨
朱熹眼中的“江西之学
作者:王伟民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之学  朱熹  学术形象  学术思想史  南宋时期  学术主张  陆九渊  弟子 
描述:象并不好。
论“外王”之学在宋代向“内圣”之学的转化
作者:李静  来源: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内圣”  外王  封建统治  董仲舒  传统儒学  王安石  自我修养  《公羊春秋》  宋代理学家  天人感应 
描述:“内圣外王之道”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其目的是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内圣”与“外王”作为两种不同的治理天下的手段,本来以“仁”和“礼”的思想形式统一在孔子思想中。但是,秦汉以来,在地主阶级上升时期中,儒学中的“外王”一面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发展,使...
汉代章句之学与语法研究
作者:任远  来源:语言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章句之学  后汉书  孟子章句  语法研究  《周礼  语助  “辞”  “上”  《马氏文通》  语法学史 
描述:汉代章句之学与语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