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6)
报纸(28)
学位论文(2)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8)
地方文献 (8)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15)
2013(7)
2010(8)
2009(13)
2008(13)
2006(5)
2005(4)
2004(4)
2000(1)
1983(2)
按来源分组
洛阳晚报(1)
中国文化报(1)
青年记者(1)
医学美学美容(1)
中国诗歌(1)
风景园林(1)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法制博览(1)
散文百家(1)
北方文学(下旬)(1)
窈窕靓丽美人
作者:暂无 来源:医学美学美容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自明  功能食品  饮食习惯  产品  副作用  胶囊  功效  祛斑  成都  美容 
描述:成都美人坊的美容瘦身产品上市以来一直受到爱美女子的追捧,到底美人坊为何如此受欢迎?又有什么神奇的功效呢?想知道就来看看经理陈自明先生的解释吧——A:很多人反映美人坊的产品对美容瘦身的效果非常好
居安思危和居危
作者:暂无 来源:河南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商报记者 陈薇 股市不牛了,房子不敢炒了,比储蓄利率高、保障也好的国债虚火猛涨。 昨天各银行的网点开始发行今年最后一期储蓄国债,瞅了一眼股市高开低走的样子,凡凡开始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疯狂地抢购国债:昨天亚太股市都上涨,A股仍我行我素地沦为“万红丛中一点儿绿”。 凡凡身边一位做短线的朋友上周就
李觏经济想再研究
作者:李胜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觏  经济思想  经济关系  社会关系  社会变革 
描述:、农商关系思想等都发生了与唐宋变革的背景相对应的转型。唐宋时期还出现了很多新思想、新观念,其中“为富人辩护”的“保富论”是最能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崭新经济思想之一。李觏是唐宋时期经济思想家中的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他的经济思想体现出鲜明的转折和承上启下的时代特征,在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本文拟从唐宋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考察李觏的经济思想,试图通过这样一个新的考察视角,探讨唐宋社会变革与李觏经济思想的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对李觏的经济思想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文章前言简单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和写作思路。第一部分着重探讨唐宋变革与经济思想转型的关系。第二部分至第四部分,分经济伦理思想、农商关系思想和保富思想三个方面具体分析李觏经济思想的内容和内容所表现的时代特征。李觏的保富思想是其经济思想的核心,也是最能体现唐宋变革时代特征的部分。因此,李觏的“保富论”是本文研究的重点。这部分从李觏保富思想的内容、在其经济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与传统富民思想的关系以及与宋代另外两位经济思想大家王安石和叶适保富思想的比较这四个方面做了自己的探索。文章最后对全文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李觏的经济思想有着鲜明的唐宋变革的时代特征和反传统倾向,在中国经济思想发展史中处于承先启后的转折位置,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地位。
《泊船瓜洲》三重乡情
作者:何伟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泊船  小学语文教材  诗歌  故乡  文学鉴赏  春风  江南  钟山  绝句 
描述: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因其经典,成为小学语文教材传统诗篇。然而,大多教师对其诗歌的理解总是浅尝辄止,而文学鉴赏讲求知人论
略论玄教门人朱本的地图科学思想
作者:盖建民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教  道教  地图科学  地图科学  思想  思想 
描述:地图绘制思想方法上,继承了中国传统的计里画方思想,并巧妙地运用随地为图,乃合而为一的全国性地图绘制方法;在地图图例方面,首创简捷明了系统的几何符号标示法。
致融情传好句―论《珠玉词》之情中有
作者:唐红卫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理性 
描述:致融情传好句―论《珠玉词》之情中有
致融情传好句——论《珠玉词》之情中有
作者:唐红卫  来源: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理性  理性 
描述:作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理性诗人晏殊的《珠玉词》具有明显的情中有的特点——在词中抒发情感时常常会不经意中比别人多了一份致与理性,这一份致具体表现为强烈的生命意识;这一份理性则具体表现在对苦难的超脱。
鹿旁边是獐,獐旁边是鹿:模糊考法
作者:崔华芳  来源:家教世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模糊思维  思考  旁边  王安石  王僧虔  歧义  回答  谐音  苏东坡  纪晓岚 
描述:哪是鹿?哪是獐?有人用一只大木笼,装了一只鹿,一只獐,送给王元泽的父亲王安石。那时王元泽还是个小孩子。送东西的人问王元泽:你看,这笼子里哪是鹿?哪是獐?
“欲去又还不去”的归隐之——读苏轼《游金山寺》
作者:赵艳喜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江南江北  金山  矛盾心态  人格魅力  林语堂  王安石  仕途  鱼尾  七言古诗 
描述: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苏轼:《游金山寺》
晏殊《珠玉词》之情中有赏析
作者:唐红卫  来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珠玉词》  《珠玉词》  理性  理性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 
描述:作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理性诗人晏殊的《珠玉词》具有明显的情中有特点:在词中抒发情感时常常会不经意中比别人多了一份致与理性,这一份致具体表现为强烈的生命意识;这一份理性则具体表现在对苦难的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