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学过程应是学生的语文实践过程
-
作者:暂无 来源: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实践过程 学生 教学过程 教材教学 其他学科 语文教师 语文学科
-
描述: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和教材教学与应试衔接的脱节,使学生对语文的态度由困惑而平淡,由平淡而生厌,兴趣日减。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师逐步走向一个尴尬的境地:除考试时间远远长于其他学科外,在学生的心目中语文
-
明儒吴与弼自我教育思想述评
-
作者:付忠莲 来源:科教导刊(中旬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自我教育 思想
-
描述:自我教育是明儒吴与弼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从道德修养角度提出了自我教育的目的、原因和方法等,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自我教育思想。其自我教育思想对今天的自我教育活动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
好教学就应是向“好过程”要“好结果”
-
作者:蔡军成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好教学就应是向“好过程”要“好结果”
-
数学课应是美的
-
作者:吴江辉 来源: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学课 乐学 学生 教学
-
描述:让数学课因这些美而溢彩,让我们的学生乐学数学、乐用数学,从而使教学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
教育应是一个追求的过程
-
作者:郝良浩 李胜东 来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 教学过程 雅斯贝尔斯 情感沟通 实际行动 哲学家 对话 师生
-
描述: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是人与人精神的契合,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的对话。"所以,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基于希望、付出、爱和珍惜的基础上不断追求的过程。换言之,教学过程是一种信息
-
教育应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过程:“有机合成”的教学设计与案例
-
作者:李惠娟 邹正 来源: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学设计 有机合成 案例 森林 树木 课堂教学 2009年
-
描述:,听课是一种享受!对学生而言,上课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启迪。对授课者而言,教师讲课绝不是照本宣科。
-
好数学就应是向"好过程"要"好结果"
-
作者:蔡军成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结果 教学结果
-
描述:教学中应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参与整个过程,而不是机械模仿、走套路、套公式、只重结果.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有效,才能培养其自主性和创造性.
-
学生应是大学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改革 突破口 大学教育 学生 回归教育 中国青年 教育精神 工具人 市场人 本质
-
描述:王海越在2009年5月25日《中国青年报》撰文提出,以学生作为大学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其实就要回归教育的本质,问题的核心是教育的本质是对于人的关注,而不是塑造工具人、市场人、考试人。以学生作为大学
-
语文教师应是学生心灵的引导师
-
作者:王芳兰 来源: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师 语文教师 学生 学生 言语交际情境 言语交际情境 导师 导师 心灵 心灵 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文以载道 文以载道
-
描述:,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之同时,以渗透、涵泳、熏陶等方式,有机、有序地让心理健康教育也协同发展。
-
学生应是大学教育改革竹突破口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教育改革 学生 《中国青年报》 教育的本质 2009年 竹 市场人 考试
-
描述:王海越在2009年5月25日《中国青年报》撰文提出,以学生作为大学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其实就要回归教育的本质。问题的核心是教育的本质是对于“人”的关注,而不是塑造工具人、市场人、考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