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603)
报纸(518)
图书(81)
学位论文(80)
会议论文(3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208)
地方文献 (98)
文化溯源 (13)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205)
2011(162)
2009(196)
2007(164)
2006(159)
2004(95)
2003(91)
1996(69)
1992(42)
1986(63)
按来源分组
其它(162)
中文自修(8)
中文自修(中学版)(1)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1)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1)
满分作文:初中版(1)
大阅读:中学生综合文摘(1)
徐闻史志(1)
当代学生(1)
上海远东出版社(1)
从《牡丹亭》看汤显祖的人文“情”怀
作者:暂无 来源:名作欣赏·文学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层面从而强有力地浸润到市民的思想意识形态中。人们正常的生存欲求和追求自由美满婚姻的愿望都被捆束在“存天理,灭人欲”的天条中,个性无处存身,人文无从谈起。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东南沿海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强烈要求个性解放也如滚滚洪流与程朱理学呈分庭抗礼之势。王学左派和罗汝芳、李贽等进步思想家对封建礼教神圣化的思想进行挑战和抨击。泰州学派王艮和颜钧分别提出“百姓日用是道”(王艮《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制欲非体仁”两个著名论点。李贽进一步戳穿道学家的虚伪面目:“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李贽《焚书》)他在《焚书》中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应“各以所好,各骋所长”以保持“未雕未琢”的自然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