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敬”的心学变迁
作者:黄丽娅  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性  理学  心学  程朱  吴澄  胡居仁 
描述:主敬是理学修养论的重要方法,而修养工夫论是与心性和天道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以敬为主要关切点的考察即可折射出理学经由元明两代的昌明显赫转而暗淡,继而心学大明这个演变转化的整个过程。
陆九渊教育哲学之心性论研究
作者:顾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陆九渊(象山)通过天人合一的儒家公理完成了天道与人道相接的理论论证,借助于道理的客观性、必然性、普遍性和至高无上性完成了由自然之道理向社会之道理的过渡,并赋予人道已纯然至善的特性。因此,从本体
陆象山心性说脉络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钱同舟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陆象山  心性  心性  脉络  脉络  价值  价值 
描述:伦理与心性哲理于一体,完成了世俗化伦理与思辨性哲学的结合,是对佛道心性方面挑战的积极回应,也实现了对儒学的改造,创造了儒学的再次辉煌。
王阳明之前儒家“良知”心性学说的历史考察:从孟子到陆象山
作者:杨庆杰  来源:太平洋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子  孟子  陆象山  陆象山  王阳明  王阳明  儒家  儒家  良知  良知  心性学说  心性学说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 
描述:够只局限于静态的结构分析,还应该考虑到其动态的历史发生。循着先秦儒学的心性论—大乘佛学的佛性论—宋明理学、心学的历史脉络,可以考察良知范畴历史发展的源流正变,揭示王阳明心学之前良知范畴的历史内涵。
汤显祖“梦”研究
作者:付红霞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梦”  艺术价值  思想价值 
描述:祖不写其他作品,一部《牡丹亭》就足以奠定他在中国戏曲史、文学史上的地位,其实不然。“梦”并非《牡丹亭》的次篇,而是《牡丹亭》的继续和发展。从语言结构、思想内涵、现实意义、艺术成就等各方面来评价
孔家老(上)
作者:陈华艺  来源:野草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颜征在  孔丘  孔子  鲁国  南宫敬叔  齐景公  曲阜  周礼  齐国  国君 
描述:一公元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农历庚子年八月二十七日。几阵带着些许凉意的西风,不紧不慢的一吹,鲁国都城曲阜城南的小镇陬邑,便很有了一番深秋景象。平展展的原野上,高粱垂下了沉重的头颅,远远望去,红红的一片,很是壮观。南山下,
高考历史模拟题()
作者:崔银锁  来源:高中生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考历史  模拟题  《商鞅》  王安石 
描述:1.北宋诗人王安石在《商鞅》中吟道: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王安石如此述怀,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同情商鞅因变法被车裂而死B.自己变法遭遇巨大阻力,半途而废C.大宋腐朽之极,改革无力回天D.王安石变法不合时宜,且力度过大
苏”手足情
作者:杨志坚  来源:新语文学习·教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派  宋神宗  苏轼  御史台  政见 
描述:史台监狱。
江南春光里的“吴会”
作者:暂无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四月江南,春色怡人,中国肝脏外科创始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院士来到华西村,与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农村新闻人物、“天下第一村”带头人吴仁宝一起,畅谈科学发展的经历和体会。 当天,吴孟超带领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领导和30名党支部书记来到“天下第一村”――江阴
高考古诗文默写预测题()
作者:暂无 来源:高中生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滕王阁序  蜀道难  苏轼  孔雀东南飞  毛泽东  李白  王安石  司马迁  屈原  杜甫 
描述:高考古诗文默写预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