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胡宏“心”论及对陆九渊“心学”的影响
作者:罗来文 赵国力  来源: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宏  心性  本体  人性 
描述:胡宏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提出了"性"本论,但在论性的同时并没有舍心而不谈,相反,他对"心"论述颇多。从其性本论出发,他对心性关系也作出了不同于其他理学家的解释。
陆九渊论"心"的本质
作者:郑传芹  来源: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性  哲学心理学 
描述:
吴澄的象数义理之学
作者:张国洪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理气  理气  心性  心性  道统  道统 
描述:思想主要表现在对理气、心性的阐述上。人们一般认为,其学术有“和会朱陆”的特点。学界对吴澄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需要进一步深化。 第二部分 吴澄的象数思想 在吴
重新认识“心性之学”
作者:葛荣晋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性之学  学术界  太极  圣人  宇宙  重新认识  中国哲学史  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哲学  陆象山 
描述: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心性之学”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心性之学”的深入研究,我觉得有三点是值得注意的。
陆九渊心性论思想研究
作者:葛维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心性  心学  朱陆之争 
描述:心性论思想的重要理论价值,并探讨了其对当前社会所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本文认为,陆九渊心性论思想是其在家学环境的熏陶和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下,用孟子的心性论命题对大程、上蔡、信伯、无垢等人的心性论思想
张栻朱熹论心性
作者:鲍希福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思想  修养方法  吕祖谦  陆九渊  心统性情  湖湘学派  文集  中和  朱文  本体意义 
描述:交往比较密切,张
王安石的礼乐论与心性
作者:刘丰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的礼乐论与心性
王安石的礼乐论与心性
作者:刘丰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的礼乐论与心性
“敬”的心学变迁
作者:黄丽娅  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性  理学  心学  程朱  吴澄  胡居仁 
描述:主敬是理学修养论的重要方法,而修养工夫论是与心性和天道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以敬为主要关切点的考察即可折射出理学经由元明两代的昌明显赫转而暗淡,继而心学大明这个演变转化的整个过程。
孟子心性论对宋代心性之学的影响:以朱熹和陆九渊为例
作者:段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孟子心性  宋代儒学  心性之学 
描述:的继承和发展入手,来审视孟子心性论在宋代的地位以及影响。 孟子心性论对朱熹和陆九渊的共同影响,主要表现在知觉之心、修养学说以“心”为落脚点、性善以及性来自于天。孟子心性论对朱熹和陆九渊的不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