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九渊思想与禅宗的相似处
-
作者:刘海龙 来源:科技探索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 不立门户
-
描述:陆九渊与禅宗思想的类似之处,一是体现在两者对最高本原的肯定和追求,在这里最高本原指“心”。二是两者都敢于破除门户之见,从而使两者都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禅宗与心学在中国传播广泛的重要原因。
-
真理与意識:从佛性論争到朱陸異同的二种哲学類型
-
作者:林镇国 来源:政治大学哲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 心 佛性 唯识 如来藏 慧沼 法宝 朱熹 陆象山 现象学
-
描述:世紀以降宋明新儒學的問題意識,特別是心學與理學的對立發展。此論爭的哲學問題首度被法寶和慧沼表述為心與理之同一或差異的問題,也就是後來宋明理學中「心理二分」或「心即理」二種形上學之爭的問題。從結論上來
-
真理与意识:从佛性论争到朱陆异同的二种哲学类型
-
作者:林镇国 来源:国立政治大学哲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 心 佛性 唯识 如来藏 慧沼 法宝 朱熹 陆象山 现象学
-
描述:世纪以降宋明新儒学的问题意识,特别是心学与理学的对立发展。此论争的哲学问题首度被法宝和慧沼表述为心与理之同一或差异的问题,也就是後来宋明理学中「心理二分」或「心即理」二种形上学之争的问题。从结论上
-
修得一颗“柔软心”
-
作者:谢云 来源:教师博览(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得一 开创者 曹洞宗 临济宗 禅师 日本 求道
-
描述:永平道元禅师,是日本曹洞宗的开创者。他出身贵族家庭,自幼受汉学教育。3岁丧父,8岁丧母,9岁而有出尘之志。13岁出家,参访日本临济宗初祖荣西禅师求道。
-
心像鸟一样飞的人
-
作者:暂无 来源:大理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苏金鸿
那天,在大理古城的一隅,白族作家杨腾霄约几个文友聚会,主题是为从昆明来的舒宗范夫妇接风,我也应邀去了。在聚会时我遇到了刘绍良,他馈赠给了我一本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他的新书《与鸟共翔》。这是一本封面色泽淡绿色,有一幅山水画和一群鸟轻翔而过天空的散文集。“与鸟共翔”四字是鲜红的,在淡绿
-
易误解的五大文史常识
-
作者:郭灿金 张召鹏 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伯劳 常识 周礼 燕子 公室 分飞 明朝 真正意义 药材 比喻
-
描述:棺的工具(和现在工地上上楼板所用的叼板机的工作原理很相似)。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丰碑”。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代以后才改用石头。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用丰碑来牵引自己的棺材,《周礼》有云:“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所谓“公室视丰碑”,就是公室成员死后,要用以大木立于墓圹的四周,上设辘轳,用以下棺于圹。该规格本来为天子之制,后来诸侯也僭用之。即使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对于丰碑的使用范围仍然有着严格的限制。季康子的母亲去世之后,公输般劝说季康子用丰碑来下棺,结果就遭到了别人的一番挖苦(事见《周礼·檀弓》)。 显然,所谓的丰碑在当时的语境之下,就是一种特殊的葬礼规格。先是只有天子才可使用,后来发展到公室成员,再往后发展到诸侯亦可用。后人沿袭了此种习俗,使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普通百姓也学着用起了“丰碑”,他们在自己亲人的坟前立起了石头。
-
李觏《易论》思想研究
-
作者:李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觏 易论 义理
-
描述:进行研究。本文希望通过对《易论》十三篇的研究来了解李觏的易学思想,他的易学思想充分体现了北宋易学解易的特征,是北宋易学的引领者之一,促进了易学从象数易学到义理易学的转型,并且抛弃了魏晋时期王包含玄学
-
心外无法 通玄峰顶
-
作者:陈世和 来源:贵阳文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洞宗 中国文化 赤松 破山海明 临济宗 宁波天童 贵州大学 秉笔直书 书院 大树枝
-
描述:定,且将簌簌的寒风化臻于无形。风去,无痕。瘦石临池,亭阁依然,几树重影
-
象山、阳明“心即理”说之比较
-
作者:郝兴宏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即理 陆象山 王阳明 宋明理学 宇宙 涵义 主体 理性 义理 自然规律
-
描述:"心"与"理"这两个重要概念的使用,在宋明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不尽相同。大致说来,在宋明理学的各个阶段,"心"的涵义大致有以下几种:作为人本能的知觉之心,作为主体的意志之心、主体的思维理性之心,形上
-
雷思齐易数之学初探
-
作者:谢辉 来源:历史文献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雷思齐 河图之数 参两参伍之数 八卦之数
-
描述:雷思齐是宋元之际的著名易学家,其著作《易图通变》、《易筮通变》在易学史上有着较高的价值。本文主要从《易图通变》入手,阐明雷思齐对河图之数、参两参伍之数,以及八卦之数的探讨,从而揭示其在易数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