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凤俊 刘荣魁 王涛 徐成凡 陈昌永 刘曼云 何生 彭容英
-
作者:暂无 来源:晚霞·上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 恩高意厚河北,缀成串,明珠灿九 环。当今叹,跨越三十载,一步登天。 喜迎甘孜州60华诞 陈昌永(成都) 庚寅今又届庚寅, 喜庆甘州寿六旬
-
伤仲永?羡仲永!
-
作者:大丫山 来源:小作家选刊.作文考王(中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仲永》 北宋诗人 王安石 散文家 文章 学习
-
描述:北宋诗人、散文家王安石有一篇文章叫《伤仲永》,大意是说天资聪颖的神童仲永因为没有学习,结果长大后沦为一个庸人。
-
伤仲永? 羡仲永!
-
作者:大丫山 来源:小作家选刊(作文考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学生 神童 北宋 父亲 文章 故事 学习方法 天资 初一
-
描述:北宋诗人、散文家王安石有一篇文章叫《伤仲永》,大意是说天资聪颖的神童仲永因为没有学习,结果长大后沦为一个庸人。在一次课上,我把仲永的故事讲给初一的学生听,之后让他们彼此交流和讨论,并各自
-
伤仲永 ■王安石
-
作者:暂无 来源:绵阳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
王益松教授、彭锡华教授逝世
-
作者: 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常委、经济政法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益松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7月25日上午10时在武昌不幸逝世,惜年49岁。
王益松教授,1961年11月出生于湖北省枝江市,1978年考入原湖北财经学院农业经济系学习,1982年大学毕
-
《伤仲永》注解析疑
-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材改革 人教版 注解 普通人 王安石 现行教材 课本 教育 教学用书 语文
-
描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收有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在历次教材改革中,该文均得以保留并逐渐恢复原貌(多年前的课本中仅收录至"泯然众人矣"),可见其经典地位不可撼动。然而,现行教材及一些资料中对其注解
-
仲永之哀与木兰之幸
-
作者:王子义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木兰 王安石变法 北宋 神童 政治革新 文学家 环境 结局 思想境界 将军
-
描述:作为北宋一代名相王安石,不仅是政治革新的旗手、思想深邃的大家,更是耳熟能详的文学家。因还家路过仲永家乡,在舅父家听说"世隶耕"的仲永家有5岁神童仲永之趣事,便记挂胸间,并
-
王安石的《伤仲永》与金溪教育
-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的《伤仲永》与金溪教育
-
王安石若在,还会“伤仲永”吗?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晋都市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北宋诗人、散文家王安石有一篇文章叫《伤仲永》,大意是说天资聪颖的神童仲永因为没有学习,结果长大后沦为了一个庸人。我曾把这个故事讲给学生听,之后让他们交流讨论,并说说感受。结果,大多学生都说文章给了他
-
潮屋柱语 □ 彭妙艳/文 黄松书/摄
-
作者:暂无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传统潮汕建筑,以其材料组成而归属木石结构建筑。而其重要构件——柱,则扮演木石兼而有之的角色。
本来,潮汕古建的柱,通常也是采用木材制作。后来因为潮汕气候潮湿,木柱易蛀易朽,而且因为社会经济逐步发展,所以渐渐为石柱所代替。清代中叶以后,只有少数巨富以楠木之类良材为柱,借以张扬高贵与富裕,像榕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