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348)
报纸
(12)
学位论文
(7)
会议论文
(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38)
地方文献
(30)
才乡教育
(2)
非遗保护
(1)
红色文化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
(15)
2012
(10)
2009
(12)
2003
(9)
2001
(11)
1998
(13)
1996
(7)
1994
(12)
1989
(9)
1988
(20)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
(9)
外交学院学报
(1)
中华文化论坛
(1)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1)
民主
(1)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珠江晚报
(1)
新高考(政史地)
(1)
语文世界
(1)
汉字文化
(1)
相关搜索词
王安石
汉字
只见树木
《梅花》
刘熙载
博导
戏剧翻译
廪君
独立的法律部门
气学
林黛玉
科举制度
礼顺人情
理学家
中国古代
器物
司马光
历史认识
周敦颐
地理学家
叶梦得
人格境界
墓志铭
唯物史观
兼格
变革
北宋诗人
戏曲唱腔
封建社会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形声兼会意】搜索到相关结果
12
条
说蜒-
兼
论廪君的族属
作者:
蒙默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廪君
土家族
土家语
少数民族
《太平寰宇记》
侗族
南北朝时期
藏缅语族
长沙郡
《华阳国志》
描述:
说蜒-
兼
论廪君的族属蒙默在汉唐时期,居住在我国长江中游的川、鄂、湘、黔地区有一支被称为"蜒"的少数民族、字又或作"诞"、"、"蛋"、""(以下统一用蜒)。由于文献上缺乏系统的记载,因而它的分布、族属
PUBLIC GOODS 的译名应是公共商品:
兼
论公共商品
作者:
吴俊培
来源:
财政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共商品
概念
财政理论
描述:
PUBLICGOODS的译名应是公共商品─—
兼
论公共商品概念的理论意义吴俊培Publicgoods是现代西方财政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有的学者也用Socialgoods,含义是一样的。由于中国学者
《学问不可穿凿》指瑕——
兼
谈王安石的治学
作者:
严正敖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级中学
指瑕
语文课本
杂文
王安石
文字
文言
穿凿附会
实事求是
治学态度
描述:
泊八百里水以为田,其利大矣。荆公喜甚,徐曰:策固善,决水何地可容?刘贡父在坐中,曰:自其旁别凿八百里泊,
科学规律在本质上应是决定论的──
兼
评对科学规律认识的因果性
作者:
廖廷弼
来源:
学术论坛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学规律
因果性规律
决定论
牛顿力学规律
量子力学规律
现代系统理论
描述:
科学规律在本质上应是决定论的──
兼
评对科学规律认识的因果性倾向廖廷弼现在,人们越来越深深地感觉到自然科学作为哲学的重要基础,对哲学的发展起着愈来愈重大的推动作用。人们亦愈来愈重视对科学规律哲学蕴涵
沈璟声律论考辨——
兼
论“汤沈之争”
作者:
金五德
来源:
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沈之争
合律依腔
声律论
王骥德
《中原音韵》
《曲律》
戏曲创作
《琵琶记》
沈璟
描述:
有明一代,沈诘纳陕奂染哂屑蟪傻囊庖澹院笫烙植松钤兜挠跋臁I颦Z力主戏曲的创作及评价均应绳之以“合律依腔”,这既是正确和必要的,却又失于片面性和绝对化。对“汤、沈之争”,不应再纠缠在“派”上,而应客观地评价双方的得失,科学地总结戏曲创作的经验教训,实事求是地估量这场论争的影响。
“留学界之大敌”吴嘉善的再评价(
兼
析容闳与吴嘉善之冲突)
作者:
李志茗
来源:
中国近代史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嘉善
再评价
留学生
丁取忠
清政府
容闳
洋务运动时期
李鸿章
陈兰彬
《西学东渐记》
描述:
“留学界之大敌”吴嘉善的再评价──
兼
析容闳与吴嘉善之冲突李志茗吴嘉善曾担任晚清幼童驻洋肄业局委员。在MyLifeInChinaAndAmerica(中译名为《西学东渐记》,直译为《我在中国和美国
陈容画龙今存作品及其生平的探讨——
兼
与铃木敬先生等商榷
作者:
林树中
来源:
艺苑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品
水墨画
省博物馆
艺术博物馆
兴隆洼文化
内蒙古敖汉旗
比较研究
意识形态
朱思本
中国绘画史
描述:
陈容画龙今存作品及其生平的探讨——
兼
与铃木敬先生等商榷
材料解析题选材的新趋向--
兼
谈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
作者:
孙丰钦
来源:
历史教学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材料解析题
选材方法
新趋向
高考命题
定时定位
历史唯物主义
多民族国家
历史时期
王安石变法
历史教材
描述:
料看,可以说它超“纲”超“本”。但是从解题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来看,完全符合高考命题的标准。正是由于这种题型所提供的材料不受“纲”“本”的限制,命题人可以在古今中外浩如烟
安子介论“二十一世纪应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
兼
答伍铁平
作者:
李敏生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字落后论
安子介
伍铁平
汉字拉丁化运动
拼音文字
汉字科学
汉字学
拼形表意
千字文
科学预言
描述:
“二十一世纪应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是安子介先生经过多年深思熟虑和艰苦研究得出的科学预言,是安子介先生创立的崭新的汉字科学体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鲜明体现。这一论断的提出有广阔深刻的历史背景,涉及到中国近百年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涉及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二十一世纪的未来.
关于孔子义利观的一点思考─—
兼
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作者:
罗国杰
来源:
学术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义利观
陆九渊
道德评价
陆象山
义利思想
变化气质
和而不同
评价的标准
《论语》
有道德的人
描述:
成”,反对目光短浅而提倡深谋远虑。孔子曾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土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说明孔子对于合乎“义”的富和利,不但不反对,而且还要努力去获取它(今人唐钦,将“执鞭之上”译为当前的司机,有启发意义)。至于有关老百姓的利益,孔子明确提出,应尽量设法满足,他曾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也就是说,要就着老百姓能得到利益的地方,使他们获得利益。孔子认为“放于利而行多怨”,这就是说,如果一切只依照利的要求来行事,就会招致很多的怨恨。总之,在义利的关系上,孔子并不反对“利”,也不卑视“利”和轻践“利”,他的根本思想是不能“唯利是图”和“见利忘义”,认为在“取”和“得”的时候,应当考虑它是否符合“义”。在讨论孔子的义利思想时,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究竟应当作何解释,成为理解孔子义利思想的一个关键。在很长一...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