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348)
报纸
(12)
学位论文
(7)
会议论文
(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38)
地方文献
(30)
才乡教育
(2)
非遗保护
(1)
红色文化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
(15)
2012
(10)
2009
(12)
2003
(9)
2001
(11)
1998
(13)
1996
(7)
1994
(12)
1989
(9)
1988
(20)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
(9)
外交学院学报
(1)
中华文化论坛
(1)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1)
民主
(1)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珠江晚报
(1)
新高考(政史地)
(1)
语文世界
(1)
汉字文化
(1)
相关搜索词
王安石
汉字
只见树木
《梅花》
刘熙载
博导
戏剧翻译
廪君
独立的法律部门
气学
林黛玉
科举制度
礼顺人情
理学家
中国古代
器物
司马光
历史认识
周敦颐
地理学家
叶梦得
人格境界
墓志铭
唯物史观
兼格
变革
北宋诗人
戏曲唱腔
封建社会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形声兼会意】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王安石《字说》说解字义的特点和以“
会意
”说解字义的原因
作者:
黄建荣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字说》
字义
会意
义理
经世致用
描述:
的实践,三是学术和政治的双重需要。这三方面的原因实际上体现出他提倡的经学必须以经世致用为特点的一贯思想。
论晏几道的痴情:
兼
谈林黛玉的痴情
作者:
高国藩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词
晏几道
《小山词》
《红楼梦》
林黛玉
描述:
得灵感于《小山词》,黛玉是曹雪芹部分揉合进晏几道性格的女子。
“四梦”与小说之关系:
兼
论汤显祖的小说观
作者:
邹自振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魏晋志怪
唐人传奇
改编
小说观
描述:
的小说理论。
汤显祖观游诗选评:
兼
论游乐休闲活动与身心健康
作者:
陈鸿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观游诗
游乐休闲
身心健康
描述:
从选评汤显祖的观游诗作中来探寻他热爱珍惜生命、憧憬美好幸福生活的思想理念。游乐休闲活动与身心健康有着较大的关系,说明汤显祖以顽强的生命力完成“临川四梦”及 100多万字的诗文创作与他经常观览山川胜迹、进行户外活动、促进身心健康有着较大的关系。
汤显祖的“至情说”和“灵气说”再评价:
兼
与袁宏道的“性灵说
作者:
徐国华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至情
灵气
袁宏道
性灵
描述:
“情”和“灵”是汤显祖文学思想中两个重要范畴。在汤显祖的文艺理论体系中,如果说“情”是文艺的基础,那么“灵”就是文艺的生机。袁宏道的“性灵说”在文学思想上通向汤显祖的“至情说”和“灵气说”,与此相对应,抒写疏脱自适的性情和表现若有若无的生命境界是汤袁文学创作中较为显著的两个共同特征。
陆象山社会成人教育思想:
兼
谈陆朱《太极图说》论辩的实质:[
作者:
杨云生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
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
太极图说
太极图说
描述:
陆象山社会成人教育思想:
兼
谈陆朱《太极图说》论辩的实质:[
王安石与苏轼关系新论——
兼
论宋学流变中新学与蜀学之争
作者:
刘成国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新学
蜀学
描述:
王安石与苏轼之间,虽然曾经一度因为道德文章而相互倾慕,但终其一生,二人关系“怨”多于“谐”。这不仅是因为二人个性气质之迥异,更是出于二人所学之不同。因此,王安石与苏轼之间的分歧与冲突,实质上隐含着新学与蜀学这两大学术流派在北宋中后期话语权力层面的交锋。
论汤显祖“以若有若无为美”的作剧主张:
兼
析汤显祖作剧理论特
作者:
龚重谟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作剧主张
王骥德
李渔
描述:
三座高峰。
王安石《韩子》诗辨析 :
兼
析历来对王氏评韩的争议
作者:
寿涌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韩愈
评韩
孟子
王氏
吏部
蒋堂
《原道》
临川
岁时
描述:
辈与同行。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