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137)
期刊文章(860)
会议论文(42)
学位论文(24)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005)
地方文献 (45)
宗教集要 (5)
红色文化 (5)
地方风物 (2)
非遗保护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1043)
2013(40)
2011(65)
2010(65)
2009(47)
2008(52)
2001(32)
2000(27)
1999(35)
1997(31)
按来源分组
商丘日报(6)
语文学习(2)
宝钢日报(2)
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学报(1)
中华艺术论丛(1)
春秋(1)
兰州日报(1)
德宏团结报(1)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
“礼”与“
作者:吴倩倩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  中华民族  先秦时期  礼仪  周礼 
描述:,象用祭器豆中食物祭祀神祖之形。“礼”的本义是祭神。《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徐锴注笺:“礼之言履,谓履而行之也。礼之名,起于事神。”后来“礼”引申为规范社会秩序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古代典籍对“礼”的内涵有丰富的论述,例如《礼记.曲礼上》:“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左传.隐公十一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汉书.公孙弘传》:“进退有度,尊卑有分,谓之礼。”儒家文化中的“礼”,既是道德的标准、是非的准则、教化的手段,又是政治关系与人伦关系的定位体系,集思想、政治、文化于一体。“礼”的内容广泛,包含礼义、礼乐、礼仪、礼俗、礼制、礼教等方面的涵义。古代的“礼”在道德、政治、教育、军事、宗教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礼记.曲礼》所言:“道德仁义,非礼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