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洁:引导生活的建构应是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
-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德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教育 生活 引导 鲁洁 《教育研究》 成人之道 2010年 生命活动
-
描述:鲁洁在《教育研究》2010年第6期撰文指出,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怎样去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引导人走上"成人之道"。回归生活的德育,究其根本就是要使其回归到人自身,回到"成人之道
-
陈道富:推动利率市场化 引导利率适度上行
-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商业银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引导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金融市场分析 研究室主任 货币政策 适度宽松 研究所
-
描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陈道富近日在第五届中国金融市场分析年会上表示,当前仍然要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可以适当的推动利率市场化,引导利率的适度上行。
-
教师拿什么来吸引学生
-
作者:吴民益 来源:基础教育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 语文第9册 教师 《师恩难忘》 著名作家 生动形象 刘绍棠 苏教版
-
描述:苏教版小学语文第9册第1课《师恩难忘》中,著名作家刘绍棠回忆了自己四年级时教他语文的田老师,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了所讲内容的意思和其中蕴涵的道理。在课文中,刘绍棠回忆了田老师教一首小诗
-
大师与个性学生
-
作者:孟祥海 来源:可乐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汪曾棋 西南联大 学生 个性 沈从文 金岳霖 周礼全 大师 朱自清 记笔记
-
描述:大考。汪曾祺
-
拿什么吸引学生
-
作者:吴民益 来源:小学语文教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 《师恩难忘》 著名作家 刘绍棠 老师 四年级 讲故事 回忆
-
描述:著名作家刘绍棠在《师恩难忘》一文中,回忆了四年级时教他语文的田老师,田老师上课喜欢讲故事,在文章中,刘绍棠回忆了田老师教一首小诗的过程.田老师先出示一首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
学生应是大学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改革 突破口 大学教育 学生 回归教育 中国青年 教育精神 工具人 市场人 本质
-
描述:王海越在2009年5月25日《中国青年报》撰文提出,以学生作为大学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其实就要回归教育的本质,问题的核心是教育的本质是对于人的关注,而不是塑造工具人、市场人、考试人。以学生作为大学
-
语文老师拿什么吸引学生
-
作者:吴民益 来源:新语文学习.教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老师 学生 《师恩难忘》 语文第9册 著名作家 生动形象 刘绍棠 讲故事
-
描述:苏教版小学语文第9册第1课《师恩难忘》中.著名作家刘绍棠回忆自己四年级时教他语文的田老师,田老师“口才、文笔”都很好,特别是上课喜欢讲故事。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了所讲内容
-
历史课上最有“前途”的学生
-
作者:暂无 来源:创新作文·奇趣故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课 三毛 老师 王安石 欧阳修 诸葛亮 课堂气氛 课桌 学生 下午
-
描述:某天下午第一节课是历史课,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兴致勃勃。一个外号叫"三毛"的同学却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老师十分生气,就把三毛叫了起来。老师问他:"你说,王安石和欧阳修有什么共同点?"
-
语文教师应是学生心灵的引导师
-
作者:王芳兰 来源: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师 语文教师 学生 学生 言语交际情境 言语交际情境 导师 导师 心灵 心灵 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文以载道 文以载道
-
描述:,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之同时,以渗透、涵泳、熏陶等方式,有机、有序地让心理健康教育也协同发展。
-
学生应是大学教育改革竹突破口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教育改革 学生 《中国青年报》 教育的本质 2009年 竹 市场人 考试
-
描述:王海越在2009年5月25日《中国青年报》撰文提出,以学生作为大学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其实就要回归教育的本质。问题的核心是教育的本质是对于“人”的关注,而不是塑造工具人、市场人、考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