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韵随想录
-
作者:郭启宏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双声叠韵 声韵之美 汉字 汤显祖 书写符号 偏旁部首 汉语 大境界 夜郎 主体结构
-
描述:翁对韵》,曾生发出朦胧的求索欲。为什么朝夕、寒暑、强弱、清浊、疏蜜、多少、先后、肥瘦、歌舞、词赋、声色、忧喜、勤懒等等对偶字恰好一平一仄?为什么双音或多音的词或词组,譬如晨
-
陕北晋语入声韵的舒化
-
作者:李建校 来源:晋中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陕北晋语 入声 舒化
-
描述:化速度最快,已经基本舒化,曾梗摄字次之,深曾通三摄舒化最慢。
-
晋城方言百年来入声韵的演变
-
作者:原慧艳 来源:长治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晋城方言 入声韵 舒化 舒入两读
-
描述:文章采用历史比较法和实地调查法,对晋城方言百年来入声韵的演变作了分析,可以看出晋城方言入声韵顺应着入声舒化这一汉语语音历史演变的总趋势。经过百年的演变,有一些入声字读为舒声或舒入两读。但是最终的舒化
-
百年来山西太谷方言入声韵的演变
-
作者:王为民 乔全生 来源:语文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谷方言 入声舒化 文白竞争
-
描述:散”的形式,以文白异读竞争、文读覆盖白读的方式进行的。
-
俞平伯与《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德清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两年前,我在遂昌汤显祖纪念馆参观,正端详悬挂于正厅的汤显祖画像,乍见题款处有“德清俞平伯赵雪斋书”,顿生一种恍如隔世又偶然重逢的欢喜。像出自清道光十八年(1838),为江都陈作霖所临,当是俞平老旧藏
-
“孤傲”俞平伯
-
作者:梅子 来源:名人传记(上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俞平伯 浙江湖州 孤傲 现代诗人 燕京大学 北京昆曲 上海大学 大学教授 北京大学 牡丹亭
-
描述:俞平伯1900年生于浙江湖州,原名俞铭衡,字平伯。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他出身名门,早年以新诗人、散文家的身份享誉文坛。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精研中
-
平常人 平常心 平常事 ――
-
作者:刘文竹 来源:淮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十年前,在清晨登相山锻炼的人群中,流传着一位义务修路人―― ― 陈平生的故事。2001年12月7日《淮北日报?北方周末》第5版,对陈平生的感人事迹进行了报道。
转眼间十年过去了,当年的那位义务修路人如今在干什么?他的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带着种种好奇,记者对老人进行了专访。
5月13日
-
《隆平集》研究
-
作者:熊伟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隆平集》 曾巩 《五朝国史》
-
描述:作者,虽然近代文史大师余嘉锡先生对《四库提要》之说进行了有力的辩驳,但并未在学术界形成定论。本文上篇在余嘉锡先生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新的论据,证实《隆平集》确为曾巩所作。本文下篇为本书研究
-
刘绍平的“星期天”
-
作者:暂无 来源:上饶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2013年12月29日是星期天,室外最低气温已达零下4℃。
早上6时30分,天刚蒙蒙亮,市老火车站片区改造征迁与拆迁指挥部工作人员——只睡了6个小时的刘绍平,便被闹钟叫醒了。与往常一样,他习惯性地跳
-
陆九渊“平与和”读书法
-
作者:暂无 来源:南阳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惠 民
南宋时期的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渊,在《陆象山语录》中有这样一首诗:“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诗中意思是说,在读书时不要忙乱,做到心平气和。对于某些疑难之处,要先略过,不要死叮住不放。要像慢慢游泳一样在悠闲中得其真味,久而久之,有些问题自然就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