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64)
期刊文章(2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7)
地方文献 (13)
地方风物 (3)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24)
2013(6)
2012(12)
2011(14)
2009(7)
2007(1)
2002(4)
1998(1)
1983(1)
按来源分组
教育科学研究(1)
天津教育(1)
鹤城晚报(1)
济南时报(1)
抚州师专学报(1)
江西教育:管理版(1)
黄金时代(学生族)(1)
人大论坛(1)
乡镇论坛(1)
时代人物(1)
喜欢、敬佩与爱戴——日记中的师德观察三部曲
作者:薛雨梅  来源:班主任之友(小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高为师  亲其师  学生  陶行知  老师  日记  观察  误人子弟  俗语  周礼 
描述:亲其师,信其道。——俗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陶行知教职,以安邦国,以宁万民,以怀宾客。——《周礼》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这样的称谓常令我惴惴不安,唯恐行为不端、误人子弟、愧对苍生。于是,我开始通过日记三省吾身:
舞剧《我的牡丹亭》答谢公众爱心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为了答谢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的个人、团体和企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将推出一场答谢演出。6月12日至16日每天19:30,舞剧《我的牡丹亭》将在北京中国剧院演出。 据了解,这五场答谢演出,剧目为舞剧《我的牡丹亭》。它改编自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名著,共分三幕六篇,以一个年轻人阅读《牡丹亭》时的思
王益:用音乐点燃爱心
作者:曹克佳 李佳师  来源:中华文摘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益:用音乐点燃爱心
让大灾激发的爱心成为常态黄松森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在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国人无论民族地域、男女老幼、职业种类,都那么同心而援、倾力而助。他们用真爱迸发出无穷力量,凝聚了民族精神。这种真爱,闪烁着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光辉,诠释着“仁者爱人”的内涵。通过这次抗震救灾,我们要让 “仁者爱人”的人性之美成为我们的常态和社会责任。 “仁者爱人”是孔子伦
“利登”员工日夜生产爱心帐篷
作者:暂无 来源:鄞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记者 徐琼辉 通讯员陈 平)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古林镇的宁波利登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只见仓库里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把一个个纸箱搬运出来,准备用卡车运到火车南站。公司总经理闻建勇告诉记者,他们日夜加班生产的500顶救灾帐篷将以捐赠的形式,在当晚发往四川地震灾区。此前,该公司已经分两批将655
爱心在灾后重建中延续黄松森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如果说,在第一线的抗震救灾是一场艰难的突击战,那么灾后的家园重建则是一场艰巨的持久战;如果说,我们在汶川地震发生后踊跃捐钱捐物是奉献爱心,那么今后支援灾区重建家园更是爱心的延续。我们要将全民激发
黄鹤一去何日返?——湖北警官学院向绵竹天河小学送爱心的感人
作者:尹西农  来源:经理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黄鹤一去何日返?——湖北警官学院向绵竹天河小学送爱心的感人
爱心·诗心·史心——漫品散读高治军的诗
作者:袁浩  来源:河南教育(高校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心  治军  王安石  新表现  沉思  历史  题材  山水诗  歌行  心灵 
描述:对于高治军先生的两部诗集《我手写我心》《沐春踏歌行》,我如沐春风般披诵回环,爱不释手。掩卷沉思,细细品味,王安石的四句诗一下子涌现在脑际:杨雄识字无人敌,何逊能诗有世家。旧德醉心如美酒,新篇清目胜真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