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华山洞者……”
-
作者:秦豪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因果关系 王安石 语文教材 山洞 华山 可译 命名 课文内容 通用
-
描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一句:“所谓华山洞者,从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见全国通用高中第一册语文教材)原句可译成:“有个名叫华山洞的,是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命名的”。阳,山的南面;以,连词,作
-
王安石游山洞
-
作者:暂无 来源:快乐老人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王安石与诗友共游山洞,愈往里深入愈坎坷曲折,但景色也逐渐奇巧。在人迹稀少的深邃之处,景致更加动人。王安石从中悟出一个道理:世界上不为人知的大好景色,往往就在那艰难险阻、人迹罕至之处。从洞里
-
从石牛洞到华山洞——王安石在舒、和二州
-
作者:浦金洲 来源:艺谭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从石牛洞到华山洞——王安石在舒、和二州
-
逸兴满眼 深思感人——读《游褒禅山记》
-
作者:辛菊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游览 王安石 深思 景物 特点 游记文 山洞 作者 叙述
-
描述:人们游览山川景物,观赏草木虫鱼,
-
班门敢弄斧 贵在有新意——《华山洞外的红叶》评议
-
作者:王万岭 来源:写作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褒禅山 山洞 散文 三者关系 唐宋八大家 再创作 新意境 哲理 亲身体验
-
描述:公《游褒禅山记》的主旨是借记写游华山洞的经过,阐明“志”、“力”、“物”三者关系,强调“尽志”对成事的重要作用。荆公此论已成千古至理,简直没有再创作的余地了。徐凤霞同学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从探游华山洞
-
《游褒禅山记》中的六个“华”字
-
作者:王志卿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华山 王安石 花山 浮图 文字 注释 开头 山洞 读音
-
描述:先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开头一段文字: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
-
《游褒禅山记》的一个病句
-
作者:陈寿嵩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王安石 华山 山洞 语病 写作 南宋 宾词 主词 病句
-
描述:的南面。本文既然说是“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华山洞外的红叶(散文)
-
作者:徐凤霞 来源:写作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洞 王安石 褒禅山 裁判员 手提灯 洞底 新闻 尽头 充电 老师
-
描述:束至今没人探到华山洞尽头的历史。为了能够实现这个愿望,我们准备了几个星期,买了充电式手提灯,做了手杖,还聘请教写作的老师作我们的裁判员,以便能公平地评出这次行动的“探索勇士”和“胆小鬼”。
-
褒禅山上谜对谜
-
作者:高扬 来源:故事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褒禅山 字谜 瑰丽 景色 北宋 险情 道路 欣赏 山洞
-
描述:北宋年间,一天,王安石约着几位诗友去游褒禅山。他们举着火把进了一座山洞,洞中的道路崎岖难行,处处隐藏着险情,可是他们鼓起了勇气,欣赏了洞中瑰丽神奇的景色。出得洞来,王安石感慨万分,制了一个字谜让诗友
-
失败? 成功!
-
作者:黄旭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褒禅山 失败 成功 心得 山洞 风光 流传 无限 深思
-
描述:不想极尽自己游山的乐趣?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之后才有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