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烟花与爆竹的风俗
作者:龙吟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烟花爆竹  风俗  王安石  烟火  火药  制作技术  描写  春节  宋代  唐代 
描述:爆竹来表达辞旧迎新、岁岁平安的祥和心情。下面我们就谈一谈燃放烟花爆竹的风俗。
历代花炮诗词作品
作者:暂无 来源:花炮科技与市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词  爆竹  黄金  作品  王安石  辛弃疾  光照  杨广  法轮  张说 
描述:~~
写在卷首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文化月刊(诗词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海内外  爆竹  风送  古代  新年  带入  关心  领导  祝贺 
描述:礼物!常言说得好:“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这人意,不仅是本刊编者
今年过节送“国宝(保)”
作者:梁明  来源:中国品牌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国宝  展望  父母  爆竹  幸福  风送  亲戚  年终  总结 
描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宋·王安石在这幸福安康的辞旧迎新之际,忙于年终总结年初展望之余,您是否还惦记着给您的父母、师长、亲戚、朋友……备上一份份表情达
红红火火过大年
作者:蔡荣章  来源:浙江人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春节  中国传统  民族情感  文化因子  大年  宋代  爆竹  骨髓  酿造 
描述:宋代王安石《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得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过长年酿造的淳厚的味。春节关联着我们的民族情感,一种融入每个中国人血脉的习惯、一种浸入每个中国人骨髓的文化因子,由此,春节已成为我们文化的胎记。
古代的年
作者:叶蓓卿  来源:学前教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古代  爆竹  屠苏酒  习俗  春联  春节  风俗  宋代  神话故事 
描述:宋代的大诗人王安石曾经写过一首关于过年的诗《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爆竹声中,一位泰斗级教授离我们而去了
作者:何欣  来源:纪实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徐朔方  教授  学术界  曲家  爆竹  浙江大学  汤显祖  系主任  文学史  医院 
描述:采访中,徐教授的几个弟子都在感慨:像徐老这样学问和人格的人,今后学术界恐怕很难再有了。我说,现在教育条件越来越好,应该是一代胜过一代才对啊。可他们反问我:你看现在社会上,还有几个不为出书不为获奖不为赚钱不为评职称而搞学问的?还有几个人会像他这样,为了一部《晚明曲家年谱》闷着头研究30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
作者:陈仙春  来源:小学生必读(中年级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爆竹  习俗  屠苏酒  春节  桃符  思想感情  农历  太阳  作者简介 
描述:快过春节了,朋友们一定很高兴吧!你知道吗?过春节的习俗可是古已有之噢,你看,王安石的这首诗,把古人过春节喜气洋洋的气息描摹得多么生动!读一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不妨把你对春节的感受也写出来吧!
脑筋忽悠
作者:暂无 来源:少年月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天祥  王安石  民族英雄  少年时期  文友  长时间  斯维尔  汉字  时方  猜谜 
描述:王安石常与文友吉甫(fu)猜谜(cai mi)取乐。一次,王安石随口吟(yin)道:“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xia)时长。”问对方是什么字?吉甫不说谜底,也唱(chang)了四句:“东南有条鱼,无头也无
曾巩游过的玉山
作者:封蕃元  来源:康乐寿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曾巩游过的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