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487)
期刊文章(4715)
会议论文(81)
图书(62)
学位论文(1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296)
地方文献 (27)
地方风物 (16)
才乡教育 (11)
宗教集要 (6)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5565)
2013(224)
2012(291)
2009(243)
2007(241)
1994(99)
1984(67)
1982(52)
1980(27)
1979(1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30)
语文学习(15)
滕州日报(8)
中华书局(5)
巴蜀书社(3)
文学教育(3)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2)
时论(1)
收藏.拍卖(1)
福建艺术(1)
残菊飘零满地金(上)
作者:张梦 张九玉  来源: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可怜   
描述:残菊 ·王安石 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1) 掇(2)得一枝犹好在,可怜公子惜花心。
刘衡:紧贴使命搞科研 铆在一线难关
作者:刘林 刘雪冬  来源:军队党的生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衡  工程建设管理  重要贡献  工程科研  发展前沿  积极创新  工程装备  国防工程  先进个人  科技进步 
描述:人才培养对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刘衡任现职以来,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带领科研人员紧贴实战需求、瞄准发展前沿,积极创新、刻苦攻关,在国防工程和工程装备科研一线取得多项具有开拓性的成果,为国防工程建设和部队战斗力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鄞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两岸青山刻削成,一溪回曲篆纹平。 绿阴隐隐无层数,欲去黄鹂又一声。” 这是宋朝宰相王安石任鄞县县令时游建岙所赋的一首诗,勾略了建岙的风景轮廓。鄞江镇建岙村位于宁波市鄞州区鄞江镇北偏西方向,距宁波25公里,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老村子,沿着蜿蜒的小路,沿路可见保存完好的青砖黛瓦、飞翘的屋
有菩萨心肠的仁宗
作者:刘澍  来源:文史博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仁宗  民间故事  活字印刷术  近代化  王安石  欧阳修  司马光  苏东坡  范仲淹  指南针 
描述:),也都出现于仁宗时代。史书中的仁宗,没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政绩一般,但为人却不错,颇具仁爱之心。其死后被追尊为“仁宗”倒也是实至名归。 仁宗贵为天子,但特别省吃俭用。他在家宴上常穿一再
仁宗时代为何人才辈出
作者:张军  来源:法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仁宗  中国历史  包拯  欧阳修  科学技术  长足发展  社会繁荣  司马光  基本条件 
描述:家中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史家方面有刘恕、曾公亮、祁、司马光这些大手笔;书法方面有黄庭坚、蔡襄等一班字若珠玑的大家;理学方面有程颐、程颢两夫子
浅析两时期写真的教化功能
作者:吕村  来源:大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化功能  写真  伦理道德  道德规范  中国古代  宗教场所  政治信仰  教化作用  王安石  张彦远 
描述:,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张彦远也有类似的说法:"夫画者: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
龙舒郡本王文公文集珍赏
作者:柳向春  来源:收藏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上海博物馆  诗文集  刘氏  公文纸印本  影印本  唐宋八大家  转运司  临川  宋人 
描述:作为一位政治家,王安石无论是在其生前身后,都备受争议。但作为一位文学家,毫无疑问。王安石是成功的,在这一领域,他一直享有较高的声誉,乃至于被后世认定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至今影响未歇。正因为如此,他的诗文集在其故后不久,即整理成集付梓。而后世于此,更是频频翻刻,流传至今
三笔:千年凝锦 余采徘徊
作者:陈迪中  来源:读写月报(高中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文  《梦溪笔谈》  《困学纪闻》  《容斋随笔》  学术价值  作家作品  王应麟  笔记 
描述:声而合响.异翮而同飞”了。
刻龙川略志六卷别志四卷
作者:李致忠  来源:收藏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龙川  苏辙  王安石  南京图书馆  江苏省  诗集传  中国国家图书馆  著录  名录  栾城 
描述:心上镌大小字数,下
《全文》所收碑志文补遗五篇
作者:尚永亮 罗昌繁  来源:长江学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全文》  丰稷  邹浩  毕仲游  曾肇  墓志铭  神道碑 
描述:《全文》漏收陈瓘《丰清敏公墓志》、《邹浩墓志》、《张太君墓志铭》,陈恬《西台毕仲游墓志铭》、杨时《曾肇神道碑》五篇,今予以考证并补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