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1(1)
2005(1)
1997(2)
1993(2)
1991(2)
1990(1)
1985(2)
1983(1)
1981(1)
1960(1)
按来源分组
语文知识(2)
图书馆杂志(1)
读书杂志(1)
安徽史学(1)
辞书研究(1)
东南亚研究(1)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经济学家(1)
艺海(1)
北大商业评论(1)
神圣的汉字
作者:程郁缀  来源:北大商业评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字  中华民族  封建时代  反传统  王安石 
描述:的就有40处,仅次于法国与西班牙,位列全球第三。但我还是认为,在现存的所有有形的物质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遗产中,汉字——乃我中华民族最伟大的遗产! 汉字是世界上寿命最长、数量最丰富、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汉字究竟有多少?这是一个谁也说不准确的问题。《康熙字典》收了47000多个,《中华大字典》收了48000多个,《汉语大字典》收了54000多个,而迄今为止收汉字最多的《中华字海》,则收录了楷书汉字85000多个。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仅列入表中的通用汉字就有6196个。以如此丰富的汉字构成的汉语语词,更是不可胜计。 《淮南子·本经》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新石器时代的仓颉无疑是最古老的文字学家,但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楷书等字的数量的不断增多、字形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其主要创造者毫无疑问是一代一代创造文明历史的所有人们。